电力电容器运行中的放电声问题:
电力电容器在运行时,一般是没有声音的但有时会例外。造成声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套管放电
电容器的寺管为装配式者,若露天放置时间过长,雨水进入两层套管之间,加上电压后,就有可能产生劈劈啪啪的放电声。遇到这种情形时,可将外套管松出,擦干重新装好即可。
2)缺油放电
电容器内如果严重缺油,以致于使套管的下端露出油面,这时就有可能发出放电声。为此,应添加同种规格的电容器油。
3)脱焊放电
电容器内部若有虚焊或脱焊,则会在油内闪络放电。如果放电声不止,则应拆开修理。
4)接地不良放电
电容器的芯子与外壳接触不良,会出现浮动电压,引起放电声。这时,只要将电容器摇动一下,使芯子与外壳接触,便可使放电声消失。
环境温度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
对于电力电容器周围的温度有严格的要求,既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一旦环境温度过高,电力电容器工作时就不能正常的散发热量;而环境温度太低又会使得电容器内的油发生冻结的现象,容易击穿。
按照对电力电容器的有关使用条件规定,40℃一般为电力电容器工作时环境温度一的上限。在我国,大多地区的气温都小于这个温度,因此一般来说不需要采用专门的设施对其降温。但是如果电力电容器的周围附近有热源,就可能导致温度上升超过40℃,这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降温,否则就必须立即切断电容器。
对于电容器工作的环境温度也有下限的要求,但应该根据电容器的介质类别以及性质来决定。特别的,电力电容器中使用的介质是矿物油的,因此即使温度低于-45℃,也不会有冻结问题的发生;而对于YL型电容器来说,由于其使用的介质很容易冻结,所以对其设定的环境温度也会有所增加,应该高于-20℃,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不会在冬季采用这种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