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 牌: | YH |
单 价: | 555.00元/台面议 |
最小起订: | 1 台 |
发货期限: |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1起 天内发货 |
所 在 地: | 上海市 上海 |
供货总量: | 125 台 |
有效期至: | 长期有效 |
联系我时,请提及在百方网看到,会有优惠。 | |
订货须知
因产品众多,网站所标注内啮合齿轮泵价格与实际价格有差异,如需购买请来电咨询!
请客户在订购产品时,考虑下列因素:额定压力、转速、排量、旋向、轴伸形式、安装方式等。
概述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是一种设计新颖,能在高压、高速、大功率工作条件下低噪声工作的液压动力源,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低噪声
NT系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采用特殊齿形使其齿轮接触平滑,达到静音运转。NT泵使用时声音极低,即使在高速运转时,其声音仍平稳平和。
2、长寿命
NT系列泵能在25MPa高压运转时,形成油膜保护零件不受磨损,使泵具有长寿命。
3、高压无压力脉动
NT系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采用特殊齿形使其运转时几乎无困油,从而能达到高压并消除压力脉动,可以作为系统精密控制之动力源。
适用范围
NT系列内啮合齿轮泵现已在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锻压、叉车、注塑机、船舶、压砖机、弯管机、折弯、剪板机床等广泛领域使用。
出油口位置说明:
1. 进出油口相对位置可作调整
2. 进出油口位置在同一平面时,即相对位置成0°,可用数字” 1” 来表示,以此为基准,从轴端方向看进油口位置固定不变,出油口位置顺时针旋转90°即相对位置成90°,可用数字” 2” 表示.依此类推,数字” 3” 表示相对位置成180° 数字” 4” 表示相对位置270°
3. NT2、NT3系列进出油口位置共有0°, 180°两种.NT4、NT5系列进出油口位置共有0°, 90°, 180°, 270°四种
4. 油泵出厂时已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好进出油口相对位置,用户不得擅自改变油口位置。
油泵电机组(内轴式)
特性:
1. 电机是内轴式,可与相对应的泵直接相配,无需联轴器,从而减小安装空间,装配方便
2. 电机的配合面加工精度高,和泵相配同轴相配,无需专业人士安装,运转平稳,噪音低,发热量小.
特别声明:
低压泵 中压泵 高压泵
NT2-C20F齿轮泵 NT2-D10F齿轮泵 NT2-G10F齿轮泵 NT2-C25F齿轮泵 NT2-D12F齿轮泵 NT2-G12F齿轮泵
NT2-C32F齿轮泵 NT2-D16F齿轮泵 NT2-G16F齿轮泵 NT3-C40F齿轮泵 NT3-D20F齿轮泵 NT3-G25F齿轮泵
NT3-C50F齿轮泵 NT3-D25F齿轮泵 NT3-G25F齿轮泵 NT3-C63F齿轮泵 NT3-D32F齿轮泵 NT3-G32F齿轮泵
NT4-C80F齿轮泵 NT4-D40F齿轮泵 NT4-G40F齿轮泵 NT4-C100F齿轮泵 NT4-D50F齿轮泵 NT4-G50F齿轮泵
NT4-C125F齿轮泵 NT4-D63F齿轮泵 NT4-G63F齿轮泵 NT5-C160F齿轮泵 NT5-D80F齿轮泵 NT5-G80F齿轮泵
NT5-C200F齿轮泵 NT5-D100F齿轮泵 NT5-G100F齿轮泵 NT5-C250F齿轮泵 NT5-D125F齿轮泵 NT5-G125F齿轮泵
液压泵作为液压动力源(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广泛应用与各类机械、机床以及其他行业;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作为液压泵的一种,具有噪音低、污染敏感性小、使用寿命长、压力等级多、可选性广等特点显着特点,已经在不同领域与行业逐步替代传统的液压泵,如叶片泵、柱塞泵等。
二.油口标识
所有内啮合齿轮泵在出厂前均根据客户的连接方式调整好进出油口的相对位置,以便于客户安装;所以客户可参照以下图片选择内啮合齿轮泵接口。
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您的品牌和内啮合齿轮泵正常使用寿命,请不要擅自改变进出油口相对位置。
三.使用须知
1.液压油
▲ 建议使用68#或46#抗磨液压油
▲ 不同牌号的液压油切勿混合使用,容易造成分解及减低润滑效果
▲ 液压油必须根据实际使用状况时更换,更换时必须清理油箱内部
2.油箱
▲ 油箱油量必须足够系统动作
▲ 油温必须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必要时请加装冷却器
3.排气
▲ 在初次运转前,我们建议在内齿轮泵中先注油,并转动轴,以避免因吸油不足造成泵内零件磨损
▲ 在初次运转时必须在无负载状态下,事先排空管线内的空气
4.管路设计建议
▲ 吸油管、回油管必须保持在液位下
▲ 安装油管时必须注意进油口与出油口的油封是否紧密配合
▲ 确保吸油管与回油管保持最大间距
5.运转
▲ 点动检查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 在无负载状况下点动运转,确保内齿泵充分润滑
▲ 绝对禁止无油状态下空转
▲ 如果运转20秒后仍有气泡产生,请注意查明原因
四.警示
▲本泵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正对轴伸端看),严禁反转运行
▲绝对禁止在无油状况下空转
▲泵轴不得承受任何外部径向力与轴向力
▲安装时泵与泵座或电机同心度、垂直度均不得超过0.05mm
▲安装时泵吸油口不得高于油液面50cm
订货须知
因产品众多,网站所标注内啮合齿轮泵价格与实际价格有差异,如需购买请来电咨询!
请客户在订购产品时,考虑下列因素:额定压力、转速、排量、旋向、轴伸形式、安装方式等。
概述
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是一种设计新颖,能在高压、高速、大功率工作条件下低噪声工作的液压动力源,它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低噪声
NT系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采用特殊齿形使其齿轮接触平滑,达到静音运转。NT泵使用时声音极低,即使在高速运转时,其声音仍平稳平和。
2、长寿命
NT系列泵能在25MPa高压运转时,形成油膜保护零件不受磨损,使泵具有长寿命。
3、高压无压力脉动
NT系列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采用特殊齿形使其运转时几乎无困油,从而能达到高压并消除压力脉动,可以作为系统精密控制之动力源。
适用范围
NT系列内啮合齿轮泵现已在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锻压、叉车、注塑机、船舶、压砖机、弯管机、折弯、剪板机床等广泛领域使用。
出油口位置说明:
1. 进出油口相对位置可作调整
2. 进出油口位置在同一平面时,即相对位置成0°,可用数字” 1” 来表示,以此为基准,从轴端方向看进油口位置固定不变,出油口位置顺时针旋转90°即相对位置成90°,可用数字” 2” 表示.依此类推,数字” 3” 表示相对位置成180° 数字” 4” 表示相对位置270°
3. NT2、NT3系列进出油口位置共有0°, 180°两种.NT4、NT5系列进出油口位置共有0°, 90°, 180°, 270°四种
4. 油泵出厂时已根据用户需要调整好进出油口相对位置,用户不得擅自改变油口位置。
油泵电机组(内轴式)
特性:
1. 电机是内轴式,可与相对应的泵直接相配,无需联轴器,从而减小安装空间,装配方便
2. 电机的配合面加工精度高,和泵相配同轴相配,无需专业人士安装,运转平稳,噪音低,发热量小.
特别声明:
低压泵 中压泵 高压泵
NT2-C20F齿轮泵 NT2-D10F齿轮泵 NT2-G10F齿轮泵 NT2-C25F齿轮泵 NT2-D12F齿轮泵 NT2-G12F齿轮泵
NT2-C32F齿轮泵 NT2-D16F齿轮泵 NT2-G16F齿轮泵 NT3-C40F齿轮泵 NT3-D20F齿轮泵 NT3-G25F齿轮泵
NT3-C50F齿轮泵 NT3-D25F齿轮泵 NT3-G25F齿轮泵 NT3-C63F齿轮泵 NT3-D32F齿轮泵 NT3-G32F齿轮泵
NT4-C80F齿轮泵 NT4-D40F齿轮泵 NT4-G40F齿轮泵 NT4-C100F齿轮泵 NT4-D50F齿轮泵 NT4-G50F齿轮泵
NT4-C125F齿轮泵 NT4-D63F齿轮泵 NT4-G63F齿轮泵 NT5-C160F齿轮泵 NT5-D80F齿轮泵 NT5-G80F齿轮泵
NT5-C200F齿轮泵 NT5-D100F齿轮泵 NT5-G100F齿轮泵 NT5-C250F齿轮泵 NT5-D125F齿轮泵 NT5-G125F齿轮泵
液压泵作为液压动力源(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广泛应用与各类机械、机床以及其他行业;直线共轭内啮合齿轮泵作为液压泵的一种,具有噪音低、污染敏感性小、使用寿命长、压力等级多、可选性广等特点显着特点,已经在不同领域与行业逐步替代传统的液压泵,如叶片泵、柱塞泵等。
二.油口标识
所有内啮合齿轮泵在出厂前均根据客户的连接方式调整好进出油口的相对位置,以便于客户安装;所以客户可参照以下图片选择内啮合齿轮泵接口。
友情提示:为了保证您的品牌和内啮合齿轮泵正常使用寿命,请不要擅自改变进出油口相对位置。
三.使用须知
1.液压油
▲ 建议使用68#或46#抗磨液压油
▲ 不同牌号的液压油切勿混合使用,容易造成分解及减低润滑效果
▲ 液压油必须根据实际使用状况时更换,更换时必须清理油箱内部
2.油箱
▲ 油箱油量必须足够系统动作
▲ 油温必须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必要时请加装冷却器
3.排气
▲ 在初次运转前,我们建议在内齿轮泵中先注油,并转动轴,以避免因吸油不足造成泵内零件磨损
▲ 在初次运转时必须在无负载状态下,事先排空管线内的空气
4.管路设计建议
▲ 吸油管、回油管必须保持在液位下
▲ 安装油管时必须注意进油口与出油口的油封是否紧密配合
▲ 确保吸油管与回油管保持最大间距
5.运转
▲ 点动检查运转方向是否正确
▲ 在无负载状况下点动运转,确保内齿泵充分润滑
▲ 绝对禁止无油状态下空转
▲ 如果运转20秒后仍有气泡产生,请注意查明原因
四.警示
▲本泵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正对轴伸端看),严禁反转运行
▲绝对禁止在无油状况下空转
▲泵轴不得承受任何外部径向力与轴向力
▲安装时泵与泵座或电机同心度、垂直度均不得超过0.05mm
▲安装时泵吸油口不得高于油液面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