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地产”)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通知,公司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投资”)所持有公司的股份被冻结。
根据公告,本次股权被冻结股份数量8.47亿股,占珠海投资所持股份比例100%,占格力地产股本41.11%,冻结期限为三年。冻结申请人为广州市玄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玄元投资”),冻结原因系合同纠纷。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 玄元投资为格力地产第三大股东。
事实上,珠海投资不是首次因与格力地产股东间合同纠纷使得股权被冻结。根据该公司公告,2019年11月14日,同样因合同纠纷,珠海投资所持有的格力地产3 .47亿股份被冻结,占格力地产总股本16.83%。申请冻结人为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金控”)、杭州滨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杭州滨创”)、华润深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据格力地产2019年三季报,广州金控、杭州滨创分别为格力地产第七、第八大股东。
2020年4月3日,格力地产曾公告,珠海市国资委拟将持有珠海投资100%股份无偿划转至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述划转股权的权利义务一并转移。本次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完成后,免税集团将持有珠海投资 100%股权,格力地产控股股东仍为珠海投资。
官网资料显示,格力地产创始人鲁君四2004年出任格力集团房地产专责工作小组组长后,面对几近停业的业务,带领仅有7名员工在9平方米简陋办公区域,从零开始,于2005年重组珠海格力房产有限公司,带领格力地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格力地产2009年借壳上市后,逐步从房地产开发向相关产业经济延伸,业务涵盖房产、口岸、海洋、金融、教育、旅游、酒店、农业等多个领域。2015年,格力地产脱离格力集团独立运营。目前,格力地产共拥有80余项已建、在建项目。
不过,“单飞”后的格力地产面临转型压力。财报显示,2015年-2018年,格力地产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4亿元、31.2亿元、31.3亿元、30.7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2.8%、0.3%、-0.16%,2016年至2018年三年间,其营业收入几乎停滞不前。净利润方面,2015年-2018年分别为13.7亿元、6.01亿元、6.24亿元、5.13亿元,也处于下降态势。此外,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连续3年为负,2016年-2018年分别为-12.35亿元、-21.02亿元、-12.17亿元。
此背景下,格力地产开始加速去房地产化,并加大代建、海洋经济等新业务比例。据财报,2017-2018年,房地产业务占格力地产主营收入比分别为94.84%、77.61%,2019年上半年,该比例下降为47.01%,代建工程则从2018年底收入占比16.81%增长至48.26%,成为其第一营收板块,2019年上半年海洋经济板块内实现营业收入13.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654.47%。2019年前三季度格力地产实现营业收入34.32亿元,同比增长88.69%;实现净利润5.02亿元,同比增长28.65%。对此,格力地产也表示主要系本期房地产及代建收入增加所致。
不过,看似双增的业绩,格力地产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已明显放缓。数据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格力地产营收为7.63亿元,其在201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营收分别为17.24亿元、9.45亿元。
由于代建业务增长过快,格力地产曾在发布2019年半年报后收到上交所问询函。上述问询函中还提及格力地产司存货去化速度较慢等问题。其2019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存货 221.63 亿元,而预收账款为 10.69 亿元,仅占存货余额的 4.82%,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存货中如格力海岸项目开发周期为7-9年,时间相对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地产总负债正逐年攀升。2016年-2019年前三季度,其总负债分别为190.18亿元、195.04亿元、214.64亿元、241.25亿元。其中,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320.6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5.25%。
2020年4月3日,格力地产发布公告表示,为拓宽融资渠道,拟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本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的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期限不超过3年。2020年3月17日,上交所信息显示,格力地产2020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面向专业投资者)已获受理。
格力地产此次公司债拟发行金额16亿元,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偿还到期和回售的公司债券。在招股书中,格力地产也提示了负债水平较高等一系列风险。截至2019年9月末,格力地产长期借款 86.4亿元,短期借款2.36亿元,应付债券69.6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