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日晚,保利协鑫发布2017年业绩公告称,公司全年生产74,818公吨多晶硅及23,902兆瓦硅片,分别较2016年提高7.9%和38%左右,继续位列全球第一。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收益达人民币237.9亿元,较2016年同期上升8.0%;毛利约人民币82亿元,较2016年同期上升16.4%;股东应占利润约人民币19.7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人民币10.7分。
作为光伏领军企业,保利协鑫贯彻完善一体化产业链,坚持研发新技术,为产业下游提供高性价比光伏材料,推动行业进步。2017全年,保利协鑫圆满完成各项技改目标:多晶铸锭在不购置新设备的情况下,逐步将G7铸锭炉升级改造为G8,并通过热场改造优化晶体结构进一步提升效率;硅片方面,公司全面完成了切片机金刚线改造,促使硅片产量同比大幅增长,配合黑硅技术的推广,大幅提高了多晶硅片的性价比。
2017年,保利协鑫完成收购SunEdison的硅材料技术,推动其世界一流的硅烷流化床及连续直拉单晶技术的落地和装备国产化。同时,保利协鑫与领先单晶硅片制造商天津中环订立战略性共同投资框架协议,在新疆新建4万吨多晶硅项目,在内蒙古合作建设直拉单晶产能。协鑫新能源出表及保利协鑫回归A股计划也已取得重要进展。一系列科技研发、产能扩张、资本运作项目为确保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优势奠定了基础。
2017年,金刚线切多晶和黑硅技术的协同配套成为保利协鑫最大亮点。保利协鑫首席执行官朱战军指出,保利协鑫在行业中率先突破金刚线切割技改难题,现已完成全部切片机的改造,大幅降低切片成本,引领多晶产业革命。2018年,金刚线切多晶技术改造的成果将完全显现,全年硅片产销量有望达30吉瓦左右。
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表示,受惠于对低碳能源的政策支持,以及太阳能成本的降低,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年来大幅增加,其增速首次高于其他任何燃料,我们认为增长势头将持续。保利协鑫将坚定不移地致力打造光伏创新生态链,通过开放式的技术合作、优势互补及战略互动,构建更为广泛的“大协同”;通过研发新技术,共享降本成果,推动光伏行业健康发展。在未来2年内,太阳能发电成本还将减半,最优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发电成本将降至3美分/千瓦时以下,光伏发电将进入“平价时代”。
据权威行业研究机构测算,在硅片价格同比下滑18%的情况下,保利协鑫的产品依然保证了25%左右的毛利率,并保证下游多晶电池及组件有合理的利润率,带动了多晶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今年2月,保利协鑫的硅片产量已达4亿片/月以上,此外还有近1亿片的代工需求,保持高负荷状态。随着单晶硅片的降价,多晶硅片的价格也有所调整,但始终保持比单晶低0.8元/片,效率差缩小到1%,维持了性价比优势。降价后,多晶硅片端的毛利仍超20%,2018年保利协鑫的硅片产量将突破30吉瓦,全球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
公司管理层同时透露,随着新疆多晶硅基地建设的顺利推进,保利协鑫的多晶硅产能在2018年底将达11.5万吨,徐州、新疆多晶硅双“基地”的布局将完成,协同效应也会进一步显现。据介绍,目前新疆准东开发区已经度过封冻期,保利协鑫的多晶硅基地建设进度符合预期,氯氢化设备等重要装置正在紧锣密鼓安装,预计二季度末即可试产,三、四季度产能逐步爬坡,年底可达产4万吨。
与此同时,保利协鑫十余年的成熟多晶硅技术将完全应用在新疆基地,采购全新先进国产设备,保持徐州、新疆人才的双向流动,再加上新疆的低电价优势,成本将做到全球最低,新疆多晶硅产能将具备极强的竞争能力。管理层透露,未来高品质多晶硅和普通多晶硅价差会进一步拉大,新疆基地高品质多晶硅的投产也将助力保利协鑫进一步抢占高端市场。
公司管理层也表示,2017年,位于江苏徐州的江苏中能多晶硅基地,经过数年的技术储备及消化吸收Sun Edison的技术,5000吨产能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已经连续稳定生产,品质指标达到预期;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合作的电子级多晶硅项目也完成投产,下游测试反馈情况良好。未来江苏中能多晶硅基地将成为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前沿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