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状态良好,行业产值、产销规模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据前瞻网数据统计,传感器新产业市场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感器在工业生产、宇宙开发、海洋探测、环境保护、资源调查、医学诊断、生物工程、文物保护等众多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近期,在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的认真钻研下,传感器领域又涌现出哪些新技术、新应用,一起看看:
中科大成功研制用于搜寻新粒子的单自旋量子传感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领导的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提出并实现了用于搜寻类轴子的单电子自旋量子传感器,将搜寻的力程拓展到亚微米尺度。研究人员在其有效力程范围尚未发现新粒子存在的证据,为电子-核子相互作用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观测约束。这一新方法也可以推广到其它自旋相关的新相互作用的研究,为利用单自旋量子传感器来研究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提供了可能性。
北京纳米能源所制备出透明可拉伸自驱动触觉传感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各种模仿人体特征的可拉伸电子器件、可穿戴电子设备以及电子皮肤等革命性功能产品,引起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研究人员研发制备了一种透明可拉伸触觉传感器(Triboelectric Tactile Sensor, TETS)。该器件兼具高透明度、高压力敏感性、可拉伸性以及多点触控操作,能够同时实现生物机械能收集、触觉感知等功能,为制备透明可拉伸触觉传感器提供了全新视角。
清华大学仿生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清华大学微电子系任天令教授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上发表了题为《仿生针刺随机分布结构的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的研究成果,由人体皮肤感知微结构出发提出相似的仿生结构,通过微结构和分布模式的结合解决了灵敏度和线性范围之间的矛盾,为力学器件性能的综合提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无标记超高灵敏度 中科院新型光纤生物传感器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吴一辉课题组,基于光纤模式耦合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光纤耦合器的无标超高灵敏度生物传感器,该研究对心肌梗塞、癌症等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研制出全织物压力传感器阵列
智能服装的飞速发展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其具有和柔性纤维可比的轻质量、舒适、柔性。基于以上缺憾,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蒲雄研究员、胡卫国研究员和王中林院士(共同通讯)的团队研制了大面积全织物压力传感器阵列,可应用于智能服装和可穿戴电子设备中来探测应力分布信号,以对身体的生理活动健康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响应。
北京大学成功制备了基于纳米光纤阵列的全光传感器
大气中超细颗粒物的检测首次有了低成本便携式利器。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肖云峰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带领的课题组,成功制备了基于纳米光纤阵列的全光传感器,新传感器的单颗粒粒径分辨率首次达到10纳米。与其他传感器相比,纳米光纤型传感不仅精度高,且成本低、操作简单、便于携带,可快速精准地检测出大气中的超细颗粒物,有望为环境保护和雾霾形成机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传感器在科学技术领域、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反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传感器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新的一年,做好市场、技术、产品、人才等多方面的完善工作,传感器产业将开启全新发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