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锤!中核建划入中核

2018-02-01 14:380
  1月31日,国资委网站信息显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或“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核建”或“中核建集团”)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至此,中核与中核建的重组合并最终敲定。

作为央企名录中排名前两位的军工企业,中核与中核建两大集团重组将是能源行业继中电投与国家核电、国电与神华合并后,第三例落地的央企合并重组,98家央企由此将缩减至97家,军工央企减少1家。核电产业由此将迎来“新三角”格局,即新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

国资委通气会中表示:截至2017年底,已经确定了3批共50家试点企业。前两批共19家,目前7户已经完成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新设公司等工作,引入各类投资者40多家、资本超过900亿元。2017年底新确定了第三批试点企业,包括10户中央企业和21户地方国有企业,目前企业正在制定实施方案。

2017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超过700户,其中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386亿元。
 

国资委称,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稳妥推进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一企一策,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同时,将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引资本的基础上转换经营机制。
2018年央企重组第一锤!中核建划入中核

“新中核”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根据国资委消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资料显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目前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主业为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科研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目前,中核集团旗下A股有3家上市公司,即东方锆业(002167,股吧)、中国核电、中核科技(000777,股吧);中核建旗下有1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核建。

实际上,两家企业的重组在资本市场早已有迹可寻。

2017年3月17日,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核科技(000777,股吧)发布公告称,于3月17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发来的通知,获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正在筹划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战略重组事宜,重组方案尚未确定,方案确定后尚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在两家公司的领导安排上,也早已埋下了伏笔。2016年12月,王寿君由中核建董事长调任到中核集团担任董事长。目前,中核建总经理为顾军,董事长一职仍空缺。值得注意的是,王寿君生于1955年7月,将于今年8月年满63周岁。2017年12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余剑锋被调往中核集团担任总经理。

中信建投认为,中核集团与中核建重组,核电两大集团强强联合,并实现业务重组,完成了核电从设计、建造、研发等完整的产业链,使中核业务走向多元化。两大企业强强联合,行业话语权增加。中核集团拥有在运核电机组17台,在建核电机组8台;而中核建具备华龙一号、AP1000、EPR先进压水堆建造能力。现有核电领域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三足鼎立。

在过去近20年发展中,两大集团除主业之外的业务领域都得到了很大拓展。“重组之后,整个盘子更大、产业链更齐全、多元化发展延伸的领域更多,属于真正的强强联合。”业内人士认为,从核能技术研发、核电发展的角度看,两大集团合并为一家后,核心竞争力将明显提升。中国目前是核电大国而非核电强国,产业链还存在薄弱环节,但建造能力却是世界一流。一家核电企业既有设计研发,又有建造施工、工程管理和运营管理能力,全世界目前也找不出几家。

业内人士还认为,在核电“走出去”方面,两大集团已经合作建成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重组后,新集团“走出去”主打核电技术不仅有华龙一号,还多了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双剑合璧”出海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央企重组将出现更多同行业合并

2018年,央企改革的主要路径可能依然是合并重组。1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在介绍央企经济运行情况时曾介绍,结构调整的亮点还有加大了央企之间的重组整合力度,中央企业的户数调整到98家,而且重组整合的方式和力度都有很大的提升,通过横向联合、产业链整合、专业化重组,我们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资产配置效率,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央企重组的第一大出发点就是,做大做强全球竞争力一流的企业。核电和高铁一样是中国的一块品牌,核电走出去,在世界增强竞争力,是关键的一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分析,“第二个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搭建我们的品牌,当前需要一系列的举动,如南车北车合并之后,将我们的优势企业聚集增强竞争力。第三个是生产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合并,将成为一个趋势。”

李锦进一步分析,“下一步将出现一系列的这样类型的合并,建设部门和生产部门是上下游链条的组合,是重组的一种重要形式,未来的重组中还会出现投资、建设、生产等全要素合并的模式。”

“2018年,我们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高速度和高质量并驱发展,做大规模是基础,同一行业要素的聚集是做大的基本途径,这将会是2018年重组的一个重要模式。”李锦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