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宋国权等省市领导及协鑫集团董事朱共山见证下,协鑫集成与肥东县人民政府签署协鑫60GW组件及配套项目产业基地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当晚,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该项目计划于2020年建设一期15GW,协鑫集成董事长罗鑫表示项目预计将于4、5月份开工,并于年内实现达产。
加上现有的组件产能,2020年协鑫集成组件总产能有望突破20GW,进入行业前三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协鑫集成新产能有望赶上疫情结束后的市场爆发性增长需求。由于全球光伏竞价、平价上网,光伏电站建造成本持续下降,全球光伏装机将在三年到五年内达到200GW。而协鑫大规模集约化的新产能,在设备成本、供应链配套、技术先进性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合肥区域的光伏产业链配套及便捷的物流或是协鑫集成60GW项目落户合肥的主要考虑因素”,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随着光伏电池组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各大企业技术差距越来越小,产品竞争力已聚焦在成本的控制上,上游材料及产品的进出物流成本在组件成本中占比也越来越大。协鑫集成董事长罗鑫此前对媒体表示,预计到2021年年底,整个安徽省将有120-140GW钢化玻璃的产能。同时还有上游的EVA、电池、铝边框等全产业链配套。以合肥为中心150公里之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伏布局的产业链。此外在物流方面,合肥有直达宁波港,上海港的通陆运和铁路专线;在长江航运方面,有芜湖港和南京港,而且协鑫集成新组件工厂几公里范围内已配套有内河航运码头。“预计全成本优势将在2分至3分钱每瓦,对应60GW的产能,其降本收益将在10亿元以上”,分析人士表示。
此外,公告称,合肥组件项目将主要定位于“210mm”新型组件产品,并全面兼容 “210 mm”以下尺寸,以兼顾现有产品并填补未来大尺寸产品供应缺口,并通过智能自动化、大数据支撑、规模优势、单一环节专业化等,提升生产效率及制程兼容性,进行大数据采集及管理,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产品工艺品质;同时,借助合肥当地的政策优势与区位优势,利用超大规模化带动相关配套产业链集群化,形成虹吸效应,打造全球光伏制造中心,降低组件制造环节的综合成本,形成核心竞争力。
“目前全国各地复工形势良好,协鑫集成60GW组件项目签约,也标志着一期开工筹备工作倒计时的开始。”罗鑫说,“首先,资金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筹划,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自有资金,包括部分存量资产优化资金等;二是政府引导资金;三是社会资金,包括供应链配套商等共同投入资金;四是供应链金融,已经与安徽当地金融机构进行接洽,当地多家银行拟牵头成立银团贷款,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整体来看,协鑫集成对项目资金保障是有把握的,按计划一期部分产能将于今年投产。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总投资额并不是要一次性拿出这么多资金,组件工厂的运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保障,预计一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25亿元左右,通过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上市公司自有资金完全有能力完成投资。
近期,光伏产业政策利好不断,财政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0〕6号),开展前七批目录之外的存量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申报工作。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发布《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项目清单申报与审核工作有关要求的公告》,公布了补贴目录申报的细节。据此,第八批国补有望在下半年陆续到位,届时协鑫集成控股股东协鑫集团流动性压力将得到极大的缓解,据早前报导,协鑫集团未到位光伏电站补贴规模或达百亿之巨,若第八批国补能在2020年及时到位,无疑将对协鑫集团构成最实质的利好。此外,协鑫集成前期因债权优化被动持有约400MW电站项目,随着补贴款的到位,对其流动资金改善及电站出售将有很大帮助。流动性的改善,有利于协鑫更聚焦于集约化智能制造领域,有助于加快60GW组件工厂的建设周期。
当前,全球范围内包括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在内的海外组件主要需求地区都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组件出口下滑明显,分析师表示,组件需求只是受疫情影响而暂停,待疫情恢复后需求将持续增长。协鑫集成此时进行产能建设恰逢其时,预计本轮新产线投产后,部分中小型代工产能因缺乏成本优势会被逐渐取代,龙头企业的价值也将再度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