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广中茂和吉药控股双双大幅预亏。
其中,天广中茂大幅下修业绩预期,预计2019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亏损21.58亿元至30.47亿元。而在此前公司预计2019年亏损1.81亿元至3.16亿元。
对于公司业绩预告出现差异的原因,天广中茂表示,公司对2019年度合并范围内的主要资产进行核查,并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认为部分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其中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存货及公司2015年收购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电白中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时所形成的商誉存在明显的减值风险。公司拟对上述事项计提减值准备,减值金额需经会计师事务所审定后确定。
吉药控股则预计公司2019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5亿元到15.05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2.17亿元。主要原因为本年预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5亿元左右、坏账准备金2.8亿元左右、存货损失2.83亿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1.5亿元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公司近日都因信披问题受到监管关注。其中,吉药控股因在宣布资产重组终止时公告上的误导性陈述,被证监会处罚60万元,并被要求公开致歉。天广中茂因资金吃紧,12亿元公司债未能足额履息遭问询。
上述现象并非个案。据数据统计,近两个月已有包括华东科技、中集集团、汤臣倍健、新集能源、众应互联、大唐发电、海正药业等近10家公司预计计提减值金额超过10亿元。另有东华软件、北斗星通、光大证券、慈星股份、创新医疗、獐子岛等20余家公司预计计提大额减值逾亿元。
其中,中集集团连续两年计提减值;东华软件2016年至2018年期间分别确认2.97亿元、5.94亿元、3.87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其中商誉减值分别为2.10亿元、4.48亿元、2.26亿元,2019年再次计提商誉减值逾3亿元,连续四年计提减值。
那么,面对上市公司大面积计提商誉减值,投资者如何规避呢?有资深财会从业者告诉记者,首先,一定要回归更深入的基本面研究,对“买对却买贵”保持警惕。不仅对上市公司本身,更要对其收购、投资的各类公司业绩进行客观的基本面分析。此外,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既然已经计提了商誉减值,往往会对应收账款、存货等其他可能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也会进行减值测试,争取一次“洗澡”,避免连续亏损而影响上市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