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柳市镇的3家新晋“亿元户”——金炉电气、上华电气与高盛电气,探寻其高速增长背后的逻辑与秘诀。
细分行业 稳霸市场
2月25日,位于柳市上游工业区的金炉电气有限公司已全面投入生产,机器声轰隆隆,员工们有序工作,一派繁忙景象。
该公司董事长施成勇是北白象人今年48岁,在柳市办厂近20年,2003年与几名合伙人一起成立该公司,经历了前期充分的行业摸底,他们选择专攻配电机柜配件一项。
企业发展过程中,金炉首先抓质量。“有质量才能有市场。”施成勇说,“严格规范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每一步,心细点,把关多一点,自然就把握住质量了。”
在质量把控的同时,一方面,金炉将产品从单一向多元化逐步提升,提高自身面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好服务吸引客户、留住客源,尤其与大品牌形成良好稳固的合作关系。
柳市镇经发分局工作人员透露,金炉电气生产的 (配电柜) 配件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全市同行业稳居前三,在全国来说也排得上号。这一点在上华电气、高盛电气的企业负责人口中得到了佐证——他们都是金炉的合作方。
施成勇说,金炉在全国范围内的合作客户有数百个,其中最大客户要属主营配电机柜的万控集团。2006年左右,金炉争取到万控集团的首次合作。虽然只是小批量,但他们珍惜并抓住了这一“站在巨人肩膀”的好机会,把产品做精做透。随着产品质量渐趋成熟,与客户之间的联结更加稳固,顺利抢占更多市场,订单量逐年递增。2012年以来,单万控集团落定的年订单额就占金炉年产值的三分之一。
创新转型 差异竞争
多年来,金炉的业务量始终稳步增长,这与严把质量关不无关系,更与科技创新密不可分。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几个奖章,“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关键词,代表了金炉在技术改革方面的努力。
在细分领域内做好质量与服务,用自己的技术创新树立门槛,从而制霸市场。这是金炉电气的经营之道,对位于新光工业区的高盛电气来说,也是同理。
高盛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主营配电机柜。在董事长高茂国的认知中,“高盛”其名却要追溯到父辈:“我是苏吕村人,1982 年,我们全村都做钣金加工、柜体生产,我爸爸也做,当时是家庭作坊。”父亲退休后,27岁的高茂国子承父业,辞掉银行“铁饭碗”,与几名志同道合的合伙人一起开启高盛新阶段。
公司成立了,原本一把螺丝刀可以闯天下,而今要想在众多同类型企业中脱颖而出,必须“机器换人”、转型创新。想通这个道理,高盛用了7年:起初几年,由于产品核心竞争力薄弱,经营一直处于颓势,2009年更出现亏损。2010年,在前一年亏损的情况下,高盛的股东们没有放弃,心往一处使,搬迁厂房、增加设备、吸纳人才、改善工艺,成功扭亏为盈。2010 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迈入规上门槛。
2011年起,高盛愈发重视品牌价值发掘,每年把盈利额的60%投入研发及技改项目。产品从单一到全系列,权属从乐清到浙江再到全国无区域。在差异化竞争战略的驱使下还在重庆、武汉以及乐清多地设立了分公司。生产设备先进了,产能提高了,产品更专业了,产值自然提高。
养精蓄锐 谋定后动
同为主营配电机柜的企业,上华电气也是“苏吕系”——上华董事长李泉是苏吕村人。2004年,他与几名股东一起成立上华电气有限公司。
在上华电气位于乐清经济开发区临时租用的新厂房,李泉忙着督促工人搬移设备,设备一落地,马上投入生产。
“这里隔壁就是我们公司在建的厂房,今年上半年主体工程有望完工,到时候我们就有自己的厂房了!”李泉兴奋地说。
作为“80 后”,李泉是头脑灵活但理念务实的工作狂。办厂十几年几乎没有其他大花销,不买住房,不贪图享受,赚了钱就用来买设备,扩大企业规模。
因此,在办厂几年后,购买厂房用地一事就被提上日程。“租用厂房不稳定,企业各方面发展都很受限制。”李泉说。
2008年,上华电气曾拍得一块工业用地,后因土地纠纷暂停建房计划。他们不死心,静窥土拍市场,终于于2017年拍得开发区一块15亩用地。
“前面这幢是办公楼,后面几幢是厂房。”新建厂房已基本成型,李泉告诉记者,该厂房正式投用后,年产值有望翻一番。
豪言不是没有根据。上华机柜在行业内已有一定知名度,购买厂房后,省去租金这项大开销,成本控制得更低,再完善自动化流水线,把产品工艺做到极致,提高性价比,产品的竞争力能更上层楼。另一方面,更大、更稳定的厂房直接推动企业规模化,设备添置将不再有后顾之忧。
销售方面,上华也早早地掀开新篇章。2016年该公司成立了电子商务部,成功从纯工业向二、三产业融合转型。如今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今年,该公司还将增加人手,进一步向电商进攻。
踏实办企 诚信当先
企业经营,诚信为本。除了产品质量方面的诚信,采访中,几位企业家不约而同提到资金链方面的诚与信——踏实办企,诚信当先,稳中求进。
金炉电气的资金政策重在“零欠款”。2011年起,该企业已奠定细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不需要对外销售,全国各地有需要的厂家会主动致电沟通业务。“这时我们会把控合作方,价格可以谈、可以低,但必须现金交易。”施成勇说,零欠款政策使资金链更为稳定,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基本支撑。
同样寻求“稳”的是上华电气,其对银行融资持警惕与保守态度。“近几年,我们公司的银行贷款正以一个可观的速度迅速缩减,也没有对外担保。”李泉透露,这意味着,未来上华财政将更加健康,更能控制产品成本,将有更大发展空间。
高盛电气则恪守诚信。“我们效法正泰、德力西等大企业,建立外协诚信体系。”高茂国说。据了解,外协即供应商等合作方,为企业提供材料、配件等支持,高盛十分重视该方面合作,因此在每月固定时间设定还款日,此举获得供应商普遍赞誉。口口相传,帮忙举荐,成就高盛的“零销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