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个新旧商业力量激烈碰撞的时代,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世界各地上演。最终的结果也并非简单的“谁吃掉谁”,而是走向必然的新旧融合,以及新的商业时代的诞生。
更令传统企业需要当心的是,每一个行业都存在一批悄然间破土而出,而又凶猛进化、四处攻城掠地的“颠覆者”。他们一手握着指数级技术,一手握着新商业模式,对传统产业带来强大的“破坏力”。
全球著名财经电视媒体CNBC近期发布了2018年度“颠覆企业”50强榜单,榜单对50家上榜企业的融资状况、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其正在颠覆的行业做出了统计分析。这是CNBC连续第六年进行该项评选,其中的投资数据来自PitchBook。
据榜单数据,50家企业均为非上市公司,总计融资近780亿美元,总估值超过3500亿美元。其中,独角兽企业(估值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的非未上市公司)达到33家。
从地区分布来看,美国公司占绝对优势,数量达到42家,中国有两家公司上榜,分别是滴滴出行和小米公司。
从行业分布来看,50家公司涵盖了包括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环保、金融服务、在线教育、电商在内的多个行业。
从该榜单我们可以发现技术驱动型创新的崛起。
2011年,传奇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曾说:“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得到的却是140个字符。”意思是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能够在网络空间为我们带来新的交流方式的应用(以twitter为例),而应该将眼光放到那些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变革上来。
时隔七年,社交媒体已进入稳定发展期,并且不再那么喧嚣,而突破性技术快速发展,技术驱动型创新已经崛起。
榜单上排名第一的民营火箭公司SpaceX已经成功发射世界上现役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重型猎鹰”,并已通过其回收的二手猎鹰9号火箭完成今年的第十次发射任务。
23andMe已经第一个获得FDA批准,面向消费者销售其与各种癌症相关的基因检测工具。
LanzaTech深耕碳循环处理技术,开发出了独特的微生物能力,可以捕获和利用50多种不同分子组成的燃料和化学产品的气体。如今这家公司正在向全球拓展业务。
Zipline致力于为20亿缺乏基本医疗产品的人口服务,在边远或偏僻地区利用无人机为他们带去急缺的血液和疫苗制品。
这些公司都鲜明的体现出:一方面,深耕技术对一家公司的成长有多么重要;另一方面,一旦这些技术得到应用,将对原有产业带来多大的“破坏”。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榜单也显示出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快速融合。
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但真正的爆发近几年才开始。如果说十年前,甚至5年前,人工智能更多还是热炒的概念,现在形势已经发生根本改变。
从上榜企业来看,即使没有一家企业声称自己是人工智能企业,但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不管处于哪个行业,这些企业恐怕没有哪一家离得开人工智能,甚至有35家企业列出的关键技术都涉及人工智能,或与之相关的机器学习、机器人技术。
可见,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一代公司的标配。
这就是时代的巨变,新技术的采用正当其时,你难以做一个旁观者。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看到共享经济的成长与壮大。
Uber、滴滴出行、lyft、Grab,哪一家公司拿出来,都难以找到一家传统出租车服务商与之匹敌。
Airbnb已经成为千百万人旅行租房的首选,WeWork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办公空间租赁网络。
关于共享经济,虽然依旧伴随着关于效率、公平、信用、安全等方面的质疑和问题,以及国内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在高歌猛进后的一地鸡毛,但不可否认的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其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期待共享经济平台的不断完善和进化。
总的来看,CNBC的榜单只是一个缩影,反映了当前各产业重要的创新趋势与方向。对于传统产业来说,需要思考的不只是与上述企业的竞争,而是自身创新体系的进化,以实现与新技术、新模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