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新时代 改革再出发
乐清日报推出
《乐清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系列报道
【编者按】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进入成就之年,思考之年。
回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0年来,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变了中国,影响并惠及了世界。
在乐清这块温州模式发祥地、“东方启动点”上,因着数不清乐清创业创新群体的“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历较之他地,代表更典型、表现更丰富、内涵更深沉、印象更深刻——“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大诗人李白的这句诗,成了乐清人回视这40年的最好心境写照。
从雁山之颠到瓯江之滨,40年间翻天覆地,是无数宏观制度、产业制度,不断被创新、不断被重新设计的结果;是无数“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创业者铤而走险、不息奋斗的结果;是无数企业实体抢抓产业变革、技术变革、金融变革机遇,推动新的公司范式和财富积累运动的结果。
40年来,太多闯关体验需要重温,太多重要节点需要定位,太多失误教训需要汲取。本报今起推出《圆梦新时代 改革再出发——乐清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系列报道中的重头戏《重温改革路》,综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与你一起回顾40年来那些难忘的人、事、物,从而集聚改革共识,重焕开放活力,催生前行力量。这活动也将作为乐清日报“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回望来路,不改初心。将改革开放的门开得更大,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我们将昂道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路上,继续奉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乐清智慧。
讲述|乐清柳市第一间低压电器门市部诞生记
乐报微视出品
“柳市后市街46号!这就是我们当时的门市部,后面是厂房。”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在何宁章、郑炯旦、包国华三位老人的引领下,来到柳市机具厂(后改名为开关厂)门市部的原址。
岁月变迁,后市街46号已然没有昔日的影子,但位于店面后方的厂房门口——文昌巷十六号仍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乐清市开关厂”,像是在提醒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发展,有些事物是永恒的。就如同这三位老人,无论时光怎么流逝,他们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场“前店后厂式”的燎原之火总是记忆犹新。
搅动浪潮
与不远处繁华的柳市商业街相比,如今的后市街显得有些寂寞冷清,狭长的街道上只有稀稀散散的行人。46号店就安安静静地坐落在这里,不是很显眼,门面还有些残旧,且早已转行,现主要经营着纸行生意。
鲜为人知的是,就是这间不起眼的店面,却曾搅动着柳市低压电器发展的浪潮。据《乐清县志》和《柳市镇志》记载,1978年7月,柳市镇后街出现第一家低压电器门市部。《乐清市民营企业志》则记载得更详细些:1978年7月,柳市机具厂在后街开设了柳市镇第一间低压电器门市部,经营自己生产的行程开关、按钮开关及10余种胶木制品。
“当时的门面很小,只有十二三平方米。我时常经过这里,最多的时候看到里面有3名工作人员。”79岁的郑炯旦老人是个柳市通,十分了解柳市电器的发展历程。他熟门熟路地走进46号,用手轻轻抚摸着有些锈迹的铁货架,仿佛往日时光得到回放,喃喃道:那时的门市部是前店后厂式的,中间没有被隔断,是相通的;货架也不是铁的,都是木头的,上面摆的产品不多,店门也是一块块木板门档。
三人又带记者拐进旁边的小弄巷,“乐清市开关厂”的招牌还挂在文昌巷十六号。“后来这厂房出租给一些企业生产了。”何宁章老人带着记者走进厂区的一个活动室回忆道,以前没有这面墙的,前面就是门市部。
半开半隐
84岁的何宁章老人曾是柳市开关厂的老员工,当时主要从事对外总经销。他回忆,最初设立门市部还不敢光明正大,总是半开半隐,连招牌横幅都没有。
之后,在记者前去拜访柳市机具厂曾经的一任书记吴银春时,何宁章老人的话得到了印证。
图片由档案局提供
1970年,二轻系统下属的海屿木器厂、柳市木器厂、柳市制伞厂、柳市服装社抽调了五六十人,创办了乐清县柳市机具厂,主要生产按钮、行程开关等,用于机床等方面。
“机具厂属于二轻系统,是集体性质的,一大优势是可以给经销员开介绍信,让他们‘挂户经营’,这样也就拓宽了我们厂里的业务。”吴银春老人回忆,70年代后期,来开介绍信的经销员越来越多,他们在外订到合同,首选是来我们厂里看看哪些产品有货,因为这订单的购买发票也需要我们厂提供。
1978年下半年,吴银春等几位厂领导在小组会议上很顺利地通过了设立门市部的方案。紧接着,他们对毗邻主路边的车间进行简单修整,摆上货架、柜台,再在货架上摆上产品,这样门市部就成型了。
“因为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也不敢大张旗鼓,所以连招牌也没挂。但是,消息很快传开,行内人都知道了。”吴银春老人介绍,最初这门市部主要起窗口、展示的作用,本地来买产品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是经销员带着订单过来。
现年76岁的包国华曾任柳市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他分析,上世纪60年代后期,柳市人通过在外打工、补鞋、弹棉花等,了解到机床电器配件产品在全国短缺,市场上一些产品供不应求,这给经销员队伍提供了发展机遇。到了70年代末,这个队伍已向农村延伸,且配件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那个时候,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属于“资本主义尾巴”,要被“割”的,只能利用集体、国有企业的介绍信、合同书、银行帐户开始“挂户经营”。同时,随着配件品种的增多,采购的不便也日益凸显,这样门市部也就应运而生了。
据《乐清县志》记载,1978年7月,第一家低压电器门市部的销路很好,月营业额近万元。
“一段时间运营下来,我们看到门市部的前景,不再是想试试看,而是真的想做这生意了。”吴银春老人介绍,1979年上半年,他们在门市部店门上方挂上了招牌“乐清县柳市机具厂”。“因为我们是集体的,不是单干,虽然有点担心,倒也不怕被抓,所以就把门市部的大门打开了。”吴银春老人说,尽管如此,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在招牌上加“门市部”三个字,政府部门问起,也只表示这是机具厂。
郑炯旦认为,最初门市部起到了试探市场的作用,能及时反馈出哪些产品在全国比较畅销。包国华也认为,第一家门市部的设立起到了示范开拓作用。
雨后春笋
据《乐清县志》记载,第一家低压电器门市部开设之后,柳市镇上一些机灵人纷纷仿效,到次年冒出54家五金电器门市部,有的搞旧货购销加工,有的搞机电配件购销,有的编印电器产品目录。
四位老人都不约而同地回忆道,突然之间,数不清的电器门市部一家挨一家摆了出来,前街后街甚至连小弄巷里都是,原先这些都是偷偷生产的家庭小作坊,所以最初很多门市部也是没有招牌的。
吴银春老人说,虽然柳市镇门市部多了,但对他们并没有影响,一是他们是集体性质的,实力较强,且占有开“介绍信、发票”优势,二是当时全国的销量实在太大了。
“这门市部的兴起和发展也是经历多次反复和曲折的。”郑炯旦老人回忆,1979年,柳市机具厂门市部在挂招牌后没多久,就暂时休业了,因为形势又变得很紧张;到了1980年初,形势又相对宽松,一家家门市部重新冒出来;可1981年又迎来了严厉的打击,很多人逃走了;直到那年的后半年,形势才慢慢好转。
包国华老人于1983年10月调入柳市工业办公室,他回忆,当时柳市街的电器门市部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郑炯旦老人说,之后几年,数不清的电器门市部在柳市街魔术般骤然涌现,一家挨着一挨,人流挤也挤不过,像白石三月初十集市一样。
据《乐清市民营企业志》记载,1984年7月20日,柳市工商行政部门对柳市大街小巷、弄堂里的五金电器店面、柜台、个体经营户、摊贩进行全面严格的登记,共登记店面946间、柜台257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