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对于有关显示屏、电视和手机屏幕相关产业至关重要。
任咏华展示各种OLED原材料
现时OLED大部分使用稀有金属铱(Iridium)的化学配合物作为发光原料,占据九成以上的市场,而相关专利主要被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所垄断,令制造商往往要付出高昂专利费用。
由香港大学统筹、结合5所本地大学的跨学科团队,在过去5年成功作出突破,包括改用金及铂的化合物作为发光原料,及研发创新显示技术与部件,以「港产」的知识自主产权及专利技术,为有关产品商业化提供解决方案。
OLED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高效率、省电、高亮度、非常轻薄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显示屏、电视、手机屏幕以至未来「电子纸」等显示产品上,是全球备受关注的技术,不过在产业层面,却面对铱化合物专利垄断等问题,影响成本。
由港大化学系讲座教授任咏华统筹,结合科大、浸大、理大及城大的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及工程跨学科专家团队,过去5年获研资局「主题研究计划」资助,在OLED显示及光伏电池等技术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亦发表了多达260篇高影响力学术文章。
其中,任咏华团队专注研发以三价金(Au(III))化合物发光为原料,全球首创成功于室温发光,另跨校团队中亦有专家研发以铂作为OLED原材料,及大面积器件发光显示,突破现有限制,整合出「港产」OLED显示知识专利新技术,有机会改变现有庞大市场的生态。
港大指,是次跨校科研项目成果促进跨学科合作研究的战略,为香港创出迈进世界水平的技术,亦为本地、内地及国际间工业伙伴创造知识和技术转移新机遇,促进更多下游研发及商品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