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的使命就是帮助创业者。”李开复表示,在创新创立之初,中国的天使投资还处在起步阶段,创业者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帮助。但是这八年中国的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也非常支持创业投资和创业孵化。
创新工场也在积极转变,从做创业投资、孵化变成了VC+AI,就是“利用AI赋能所做的一切”。目前创新工场的基金规模大概是20亿美金,启动之初是1500万美金,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也需要技术去进行更合理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资产配置。目前,创新工场主要看好金融、保险、无人驾驶、医疗、教育领域;也会看线上+线下集合的领域,比如零售、消费升级等。
“当然,创新工场也会涉及文娱领域,虽然这个目前看来和技术的关联性不大,但是在未来有可结合的前景。”李开复以米未传媒为例,他们是文娱领域顶级的头部内容,具备投资价值;当红的女子偶像团体SNH48也是创新工场的投资对象,在李开复看来,她们的背后是有大数据的逻辑和庞大的粉丝群体,如何去设计投票的逻辑和变现的力度。
对于AI,他最看好能快速商业化的是金融场景。“金融本来就是交易产生了大量的供需关系、数据以及变化,是AI商用的最好场景。”不管是交易、风控还是资产配置,AI都能利用金融领域产生的大量数据,并最方便的变现。在更远的未来,无人驾驶是他最看好的领域,“无人驾驶将会是第三个人类的操作系统。”但是目前无人驾驶还需要在可控的场景先进行迭代和测试,距离商用尚远。
作为投资者,李开复也需要面临“直面巨头”和“与BAT竞争”的选择,在目前人工智能创业的浪潮中,创新工场投资了自动驾驶、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培训、人工智能客服等方向的许多初创企业,他并“不排除自己投资企业在合适的时候出售给巨头或者需要AI技术的传统公司,这也是目前投资机构的退出方式。”
而除了政府的鼓励和资金的涌入外,目前AI高端人才从美国回归中国也是助推力之一。在李开复看来,“中国的科学技术进步一部分要归功于这些技术人才的回归。”他表示,在过去的100年,现在甚至是将来,人才的回流都会是一个趋势,并且越来越成为主流。
另外的两个因素就是政府的推动和以BAT为代表的大企业的吸引力。政府针对AI推出了多项利好政策,对人才持开放的拥抱态度;而BAT等大企业有能力开出比美国科技公司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条件,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大大增加。
但是中国和美国在高端人才层面的差距上还是非常大的,比如在高校层面,美国大学能提供比中国大学更好的研究条件和更多的资金,这个可能也是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但是,“这种差距会随着高端人才的回流逐渐缩短。”
“AI的发展过程中人才很重要,非AI人才也非常重要。”他以智能音箱为例子,产品经理就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选择投资一个做智能音箱的公司,会首先看产品经理好不好。
不过目前创新工场并没有进入智能音箱领域的投资。李开复认为,亚马逊Echo的成功有独特性,而目前中国做智能音箱的厂商在技术还没做好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了价格大战,这是非常不好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