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的不良影响

2017-08-12 13:500

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已经推出两年多,与国内大力推崇相比,一些国外机构和媒体有些疑问,甚至认为会对中国制造业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的不良影响

中国欧盟商就曾会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的报告,认为相关政策与市场化改革背道而驰。  

那么,中国制造2025真如外国媒体所说,会对中国制造业造成不良影响呢?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驳斥了这一点,认为“这是对《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政策的曲解和误读,应该说是引导市场更为准确。”,同时引用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未来,我国仍将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这也是制定实施《中国制造2025》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发点。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也曾反驳过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业造成不良影响这一观点,他指出我国发展经济的国策是主要依靠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这也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准则。但是当前制造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共性技术缺失问题、基础薄弱问题,单靠市场机制解决不了,存在一些市场机制失灵地带,必须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市场机制失灵地带曾有李北光进行说明,他把制造创新流程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资金投资高;第二个阶段是企业产业化阶段,这个阶段资金涌入更多;第三个阶段是中间实验阶段,即实验室生产和生产原型能力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市场失灵地带,也叫“缺失的中间带”,需要政府的力量。  

“《中国制造2025》的九大任务和五大工程都是要解决共性问题。什么是共性问题?就是那些单靠一个企业、一个行业甚至一个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李北光解释说,比如《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共性问题分别是创新、质量、绿色、结构和人才,这五大问题完全依靠市场是解决不了的,需要政府来引导,因此五大工程正是围绕这五大共性问题来设计。  

外媒对于中国制造2025会产生不良影响的依据,是实施过程中一些政策法规与市场经济不符,而通过中国领导层的谈话可以看出,中国国情下,政府的力量能更好地解决一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政府的力量要放在产业化前端。我们制定《中国制造2025》分省份指南时也在引导地方政府不干预市场,而是立足打造生态体系,为创新主体提供外部支撑。我国恰恰反对干预产业化进程,不去要求企业具体生产某个产品,充分竞争的领域要让市场自己去配置资源。”李北光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晶科能源:公司入选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2019年11月15日,晶科能源宣布,公司入选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0评论2019-11-1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