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不到50人的团队中有40个是技术人员,却获得了3600万A轮融资,其中清控银杏领投2400万元,源渡创投投资1200万元;
这也是一家技术派的公司,他们有很多很酷的发明创造,却还从来没有拿出来商业化;
这还是一家跟随大量中国企业一带一路出海面对着几十亿美元市场需求,却很少被公众关注的公司。
它就是源清慧虹科技。
他们干了什么?举几个例子:埋下一个他们公司的小探测器就能感知山区某个地方的滑坡;用一个手机APP就能测出一辆待销售的二手车发动机稳定性;不拆开无人机就能知道哪里出了故障——是不是很酷?
是的,就在很多物联网公司尚没找到杀手级应用的时候,一个已经被证明了巨大市场需求的产品已经成了众多公共基础设施的“必需品”,它就是源清慧虹的新一代无线智能传感器及整体解决方案!
如果你一时还不能理解,姐就再举一个例子:2016年,在一座跨黄河的大桥上,监控软件“发现”吊杆张力异常减小,经人工排查确定为锚固端内部锈蚀造成吊杆失效,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更换了相关吊杆,将危险消灭在了最初的萌芽阶段。
这一切重要的功能都来自源清慧虹公司生产的一种专业的无线智能传感器。是的,或许你此前从来没有注意过这个不起眼的行业,但在即将到来的物联网时代,你必须知道,传感器将成为这个世界最基本的组成元素。
而在这家公司的本轮投资方之一“清控银杏”投资经理杨健眼里,未来物联网时代所有的道路、桥梁……公共设施大部分都将安装上这样的传感器,仅这个市场等待源清慧虹的就是一个几十亿美元的需求,而这个时代一旦开启,便再无停下来的理由。
九龙壁下的探头
北京北海的九龙壁威武壮观,但是游客们却不知道,在九龙壁顶部的瓦片下也“隐身”着多个小小的无线倾角传感器——北海的工作人员发现,九龙壁正在有倾斜的迹象……而在安装了这个传感器后,在不影响九龙壁整体外观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通过客户端软件查看数据,随时掌握九龙壁的“健康”状况,从而适时地对九龙壁进行维护。
不止如此,其实源清慧虹的传感器产品极其丰富,覆盖了索力、振动、倾斜、温度、湿度、风向风速、裂缝、位移、应变、渗压力、土压力、等等多种测量功能——这些产品可以应用在监测桥梁、轨道交通、隧道边坡、水库大坝、建筑结构、地质灾害、崩塌落石……等等场景中。
举个例子:无锡有1000多座大大小小的桥梁,这些桥梁分布广,桥型多,建造时间跨度长,管理难度相当大,需要人工巡检。而现在,这1000多座桥梁上都使用了源清慧虹的技术,管养人员可通过这套“无锡城市桥梁信息管理平台”随时了解桥梁管养状态,甚至包括某些特殊结构桥梁的索力、位移、挠度、振动……等等技术情况。
再举个例子,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冯良平是源清慧虹的核心客户,冯早在2014年就开始与源清慧虹合作,近期更是将无线智能传感器应用在了中国和马尔代夫的重点工程——中马友谊跨海大桥上,用传感器来监控大桥的各项指标。
“中国现在有很多项目,都是跟着我国的一带一路出去的。有的是直接交付项目,但有些中方不仅承建,还需要后期维护运营,而在海外的这些项目,专门派人过去成本太高,也不现实,源清慧虹的解决方案是最好的选择!”杨健表示,这样中方只需要安排工作人员在国内通过软件监控桥梁、铁路等工程的情况即可。
当然,源清慧虹的服务由三部分组成:传感器、网关和监测系统——隐藏在传感器背后的是三大“硬技术”!
清华“技术派”
“源清慧虹是这个领域里目前技术水平最高的公司。”杨健说:“清控银杏只投领域里最强的公司。”
这绝对是一家技术派公司,创始人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长江学者杨华中,而源清慧虹也是从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的一家无线智能传感器公司,该公司手里的技术筹码是这家公司得以拿下越来越多大型项目的根本原因。
“源清慧虹的无线智能传感器在低功耗方面有很好的技术,而且很难找到替代品!”冯良平说,这是源清慧虹最突出的一个技术优势。
是的,低功耗在这个领域是一个“硬需求”——传感器在一座桥梁或者水坝的建造期往往要安装在位置比较高的地方,尤其是测量那些钢筋吊桥的索力传感器,不可能经常派人爬上去更换电池,源清慧虹就做了一件事,他们让传感器的功耗降到了最低——甚至一个传感器可以使用十年都不用换电池!
第二个独家优势,是“两张网”——源清慧虹有两套无线组网解决方案。
据源清慧虹CTO王鹏军透露,其一,是一套能够实现所有传感器和网关之间自组织的网络解决方案,超低功耗,适用于时间同步、中等速率的应用场景。而近期在做的另一套方案,则是基于更新技术的低功耗广域网,其无线通讯距离可以高达5到10公里,不需要任何网状组网,信号直接从传感器到网关,虽然通讯速度降低,不再支持时间同步,但可以更适用于地域更广的应用,例如桥梁群、地下管廊、建筑物群,可以实现更高的覆盖率。
“我们的传感器里有一个过滤技术,可以把没用的信息全部过滤掉,只上传有用的信息。而业界大部分公司现在都是把所有数据不加区分地一股脑都上传上去,不仅增加功耗,也增加带宽。”王鹏军表示。
第三,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
中国电子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杨晋特别强调了源清慧虹传感器及其组网方式的安全性非常高。
“在国内,物联网的传感器对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杨晋指出,此前无论是思科的服务器还是其他公司的产品,都曾经曝光过留有后门等等事件,毕竟我们使用的是别人的通信协议和软件。现在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和硬件来解决物联网的问题,对于推动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物联网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看到这里,如果你仅仅认为源清慧虹是一家软件和硬件服务提供商,那就大错特错了,它最终应该是一个“大脑”,一个基于云端提供服务的“大脑”。
云端的“大脑”
然而在源清慧虹联合创始人兼CEO陈仁庆的心里,其实有三个源清慧虹,一个是高性能、高智能化的传感器提供商,另一个则是产生巨大社会效益的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平台;以及一个着眼于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上应用的“智慧物联网大脑”公司。
第一个“高性能、高智能化的传感器提供商”,是指为项目提供具体服务,例如为智慧城市的实现提供应用于道路,桥梁,地下管廊,建筑物等方面的安全监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第二个“大数据”平台,即数据的加工服务,陈仁庆认为,如果物联网收集起来的数据不进行进一步加工和提炼,那么就失去了物联网的灵魂。因此源清慧虹的重要服务内容就是为客户提供各种分析工具和数据分析结果,并形成最终的大数据分析报告。
但最终,源清慧虹应该更加超越这两个阶段——因为陈仁庆正在试图做的第三个方向,是让公司成为整个物联网应用的“人工智能大脑”,在不久的将来着眼于智能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在物联网上的深入结合和应用。
例如,未来当把源清慧虹的传感器放在水坝的发电机上时,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上传到云端的这个“大脑”里,通过频谱分析、频谱振动分析,就能得出结果告诉人们这个水坝的发电机上的哪颗螺丝松了……而且还不用打开机器。
而这种能力一旦建立,源清慧虹的应用前景和行业将会越来越广阔,随时都会有大量数据在源清慧虹的云端进行上传、分析和验证,从而告诉用户他想要知道的答案。
杨姐点评:
物联网正在扭扭捏捏地蹭着向我们走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未来的大趋势,但却仍然没有找到商业上的杀手级痛点。这不禁让运营商在网络投入上也迟迟疑疑犹豫不决。
但其实,在投资人杨健眼里,物联网公司未来的盈利模式多种多样,例如若干年后当源清慧虹的传感器占据了相当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后,就可以向上游供应商出售“判断”这必然是未来投资商关注和推崇的热点。
杨姐猜,运营商必定喜欢源清慧虹这样的公司,因为他们的每个传感器,其实就是一部小手机,里面有芯片、有数据、要通过网络传输,且要通过云计算来实现数据分析……
且不说物联网时代还有没有别的杀手级应用,单就传感器这一种产品的市场容量,就已经无法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