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由绿和北京办公室组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等机构历时一年时间共同完成。报告基于2015年至2030年中国电力系统发展情景预设,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及情景分析法,综合国内外风电和光伏发展形势、技术进展、支持政策等资料,首次定量、定性地评估中国风光发电的能源、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
基于中国电力系统现状、低碳减排的国际承诺及保持电力系统运行成本最低等限制因素,报告预测结论为,为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中不低于15%,到2030年不低于20%的国际承诺,中国风电、光伏发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应从2015年的4%,分别增长至2020年的8%和2030年的17%。
风电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报告提出,2015年,国内风光发电拉动投资约4000亿元,约为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0.7%;到2030年将增至4954亿元。2016年-2030年期间,风光发电预计将累计拉动投资约5.4万亿元。
此外,2015年,风光发电拉动GDP增长为0.31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1.57万亿元,约为当年GDP的1.1%。2015年至2030年,风光发电将累计拉动GDP增长约14.3亿元,相当于北京市2015年GDP的7倍。
报告还认为,在雾霾治理压力及国际低碳减排承诺的双重约束下,中国早已确定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占比到2020年达到15%、2030年达到20%的发展战略目标。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规模化发展将成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截至2015年底,中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总量达到1.29亿千瓦,光伏发电累计装机总量4318万千瓦。中国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和累计装机总量均位列世界首位。
但报告也指出,在中国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及瓶颈。近2年来,国内风电、光伏领域“弃风”、“弃光”现象愈发严重,发电小时数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等。“仅2016年全国弃风发电量就高达500亿度,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倍。大量的弃风、弃光意味着大量的资金及设备的浪费,这些数据令人痛心。”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部经理袁瑛在会上指出。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李俊峰在报告序言中写道:“只有全面了解风电光伏的社会经济效益,才能从上到下更有利地推动能源转型,尽快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