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300万户的清洁供暖带来了什么?

2017-04-06 15:420
       宜气则气,宜电则电,今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要达到300万户以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描绘了一张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地图。从西北定点扶贫县到东北风电富集地,再到京津冀地区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替代工作正在铺展开来。
300万户的清洁供暖带来了什么?

烧牛粪取暖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黄河源头。星宿海。

水面行进到了这里

,河床骤然展宽,流速放缓,四处流淌的河水形成了星罗棋布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大的几百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大概即由此而来。

海拔4000多米,虽然已经到了4月,但这里依然难以看见春天的气息。

寒风中,牧民沙智合努力地在地上寻找着牛粪,那是祖祖辈辈用来烧饭、取暖的生活材料。

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12个月里有11个月都冷得要靠采暖过日子,在被称为“黄河源头”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们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这里没有四季。高寒草原气候把一年分成冷暖两季,冬季漫长严寒,而所谓夏季也只是采暖时间稍短而已。同时拥有果洛藏族自治州居民和发改委主任两重身份的李海林习惯用数字来形容这种生活:“全县年采暖时间长达11个月,冬季日均采暖时间达到18~20小时,夏季日均10~12小时。”如此长的供暖时间,生活在北方集中供暖城市的人们听来恐怕都会觉得不可思议。

由于远离一次能源基地,除了使用燃煤集中供暖,玛多县相当一部分居民取暖要用牛粪和散烧煤,不仅增加了对大气的污染,而且取暖效果并不好。“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后,牧场少了,牲畜自然少了。我们祖祖辈辈用牛粪烧饭取暖,现在每袋牛粪要10元钱,不经烧,过冬的时候也买一点散煤。”沙智合说。

虽然当地已经实现了以玛多县政府燃煤锅炉集中供暖为主、个别单位分散供热为辅的供热方式,但县域集中供热系统未覆盖区域的区民取暖依然需要依靠散烧煤和牛粪等传统能源,占了总供暖面积的6.5%,采暖效果差,能源利用率也很低。

这一切,都将随着清洁能源供暖工作的推进而得到改变。

3月5日,在牧场捡拾牛粪的沙智合不知道福祉已经来临。这一天,在直线距离1700公里以外的首都北京,全国两会正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中指出“全面实施散煤综合治理,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完成以电代煤、以气代煤300万户以上,全部淘汰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东中部地区要分别于今明两年完成,西部地区于2020年完成。”此前的2016年12月21日,中央经济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提出“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了“300万户”这一规模数字,无疑使该工作在具体实施上再进一步。

落实推进北方地区清洁采暖重要指示,国家电网的脚步非常快。近日,玛多县清洁能源供暖示范推广工作全面启动,这得益于国家电网长期以来针对玛多县的定点扶贫工作。去年,国网青海电力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已经组织下属节能服务公司、果洛供电公司开展清洁能源供暖示范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与实施方案编制,为后续项目开展打下了基础。

今年3月3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与青海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建军会谈时提出,“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在继续做好玛多县定点扶贫工作,助力青海脱贫攻坚的同时,加快推进青海清洁能源供暖,实施县域煤锅炉改造电锅炉、传统热炕改造电热炕等工程,率先在玛多县建设清洁供暖示范项目,助力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区建设。

记者从国网青海电力了解到,结合电网配套改造,国网青海电力计划用3年时间,将玛多县燃煤锅炉集中供暖区域改为清洁能源分区分片供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机构推行技术成熟的电地暖,采用集中控制电采暖方案,合理用能。牧民定居点将普及电热炕,逐年提升牧民家庭电气化水平。

如此一来,不仅牧民们靠散烧煤和烧牛粪取暖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污染相对严重的煤炭供暖也将被更加清洁的电能供暖取代。国网青海电力统计,通过实施电能替代项目,玛多县每年可替代燃煤量2.9万吨,减少碳粉尘排放302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1086万吨、二氧化硫排放334万吨、氮氧化物排放167万吨。

作为我国首个高寒高海拔地区大范围清洁能源供暖项目,这项“以电代煤”的项目在实现玛多县域清洁能源供暖全覆盖的同时,也将起到更广泛的示范作用。

届时,沙智合再也不用在寒风中去牧场捡牛粪了。“家里暖了,心里也就欢喜了。”沙智合说。

被风电温暖的房间

在老张看来,屋外呼啸而过的寒风完全是个祸害。

“我根本不相信这东西能够让家里暖和起来。”家住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玉龙家园的老张,从前是不相信风电供暖的,直到这个供暖季自己家用上了它。看着150平方米的房子室温保持在23摄氏度,孩子光着脚在屋里跑来跑去,他才不得不承认:“想不到,大风还真是个好东西。”

风电供暖,一个短短的词汇,解决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每年冬季供暖季,我国“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能源利用问题都要被拿出来反复探讨。其中的原因,还要追溯到2010年。因为从那一年开始,出现了供暖季弃风的问题。

冬天风大是人们对“三北”地区最直观的印象。这是由于这里是我国风力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且冬季就是大风期。如果风能能够被充分利用,将能够获得充足的清洁电能。

然而不尽乎人意的是,“三北”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供暖季一般要从一年的10月持续到第二年4月。除少数大中城市具有热电联产机组外,绝大多数偏远城镇还沿用燃煤锅炉供热,产生了居民所说的“热暖器”赶走“好空气”的窘境。同时,“三北”地区冬季大风天气多集中在夜晚,由于人类夜伏昼出的生活习性,夜间用电量非常少,所以夜间所发电力被大量浪费了,因此大量的风能在冬季供暖期被弃用。

究竟有多少风能被弃用?我们来看一组2016年的数据:“2016年,国家电网经营区超过60%的弃风电量发生在供暖期,低谷弃风电量又占总弃风量的80%。”

这样的矛盾一天不解决,关于冬季供暖期弃风的讨论就一天不会结束。

关注电力、能源行业的人可能会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加入了“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其中写道:“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

在“煤改电”的过程中,弃风电量如何使用似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用电锅炉替代传统的燃煤锅炉,使用弃风电量供暖。

风电如何供暖?它又有何优越性?在河北张家口发改委能源处处长杨杰的一次采访对话中,我们找到了一些线索:“风电发电特性与供暖时间是吻合的。夜间风力较强,且供暖需求量也更高。所以风电供热具有很大的优势。在电网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在夜间把火电切断,把风电直接引入供暖点,如果满足不了负荷,再把火电切入,可以享受低谷电价。”

2011年,风电供暖起步,国家能源局就开始布点风电供暖示范项目。2013年,国家能源局再次要求地方积极申报风电供暖项目。2015年,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开展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要求北方七省区研究风电供暖,有条件的地区要编制年度风电供暖工作方案。可以看到,风电供暖一直在推进。

从去年年底至今,各大媒体记者先后探访了一批内蒙古、吉林等地使用风电供暖的家庭,他们的反馈也让人们看到,经过几年的努力,风电清洁供暖已经初见成效。

和扎鲁特旗的老张一样,林西县城的居民张瑞山也是用上风电供暖之后才体会到它的好处。张瑞山家的平房从最初的火炉取暖到燃煤暖器,一直就没暖和起来,最冷的时候家中盆里的水都能结冰。风电供暖以后不止室温达到了26摄氏度,也省去了烧煤、填煤的麻烦,钱也省下了不少。

在吉林、在新疆,这样的案例也有不少。据媒体报道,实施弃风电量供暖以后,截至2016年6月,仅位于吉林白城的大唐洮南加热站就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在新疆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高铁片区,已投入运营的92万平方米清洁供热面积与原有供暖设施相比,可减少标煤消耗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万吨、氮氧化物280吨。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风电供暖大规模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内蒙古扎鲁特旗供电公司总工程师李小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风电供热在我国已经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但是在供电方式和商业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障碍,特别是风电供热锅炉的供电方式难以确定。他建议:“下一步应结合示范项目建设,创建适应风电供热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深入研究适用于风电供热的供电方式,例如给予一定的价格补贴政策,以提高风电供热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风电供热的推广应用。”

于栋林觉得这两年自己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了。

崇礼万龙滑雪场,这两年来这里的游客从起初的几万人次,增加到十几万人次。去年11月雪场营业后,滑雪爱好者日渐增多,平日有两千多人次,周末会达到三四千人次。去年雪季雪场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

作为雪厂负责人,于栋林认为生意能够有这般良好势头,原因之一就是2022年的冬奥会。

随着中国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成功,和北京联手举办冬奥会的张家口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雾霾。五年后,张家口将迎来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国际游客,无疑让张家口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形象的一扇窗口。到时如果出现严重的雾霾,那就很不好了。”提起冬奥会,于栋林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助力冬奥会的新能源基地

于栋林的担心不无道理。国人都在望“霾”兴叹,作为高耗能产业集中的河北,更是雾霾“重灾区”。召开冬奥会的时间,正是我国北方的供暖季,当地用于供暖的燃煤锅炉以大量散烧煤的使用,是导致雾霾的重要原因。对于张家口来说,空气污染是否能够得以解决?这些无疑成了备受社会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利用好得天独厚的清洁能源,大力推进清洁供暖工作,助力冬奥会,成为张家口的选择。

今年年初,于栋林的微信朋友圈,不但没有多少人埋怨雾霾,反而频繁地被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刷屏。这种独特的“张家口蓝”,除了得益于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风口位置以外,还与张家口将清洁能源确定为全市的主导产业,大力推行清洁供暖不无关系。

过去,张北的百姓常说“一场西北风,从春刮到冬”。张家口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风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据测算,张家口的风能可开发规模达4000万千瓦以上。因此,针对张家口清洁能源供暖,风力发电是重中之重。事实上,同内蒙古、吉林等地一样,张家口的风电供暖试点项目也正在全力推进中,规划到2020年实现风电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形成风电、光伏发电等多种新能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打造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和低碳发展的示范基地;到2030年风电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60%以上。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短短几个字,描绘了一幅坝上草原的绝美图画。如今,坝上除了自然景观,又增添了新的景色:洁白的风机高耸入云,闪着光的太阳能板整齐排列……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光伏廊道50万千瓦项目等工程的建设,使得张家口新能源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也极大地促进了清洁供暖工作的开展。

不仅如此,张家口新能源基地还为京津冀地区清洁供暖开拓了新的局面。张家口地区紧邻北京市,风电出力特性与北京市热负荷匹配度高,区位优势明显,两地区适宜联合开展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对此,去年国家能源局还专门引发了《关于在北京开展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示范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要求,北京市和河北省要充分利用联合申办冬奥会的契机,借鉴吉林、内蒙古等地区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示范项目技术经验和工作基础,联合实施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项目。

去年夏季用电高峰,北京每3盏灯里就有2盏被外来电点亮。北京本地发电出力772.8万千瓦,外受电力1310万千瓦,外受电力比例达到了63%。按照《北京市“十三五”煤改电实施计划》,“十三五”期间“煤改电”计划完成1521个村67.4万户电采暖改造。届时,北京的清洁供暖将需要更多的来自包括张家口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清洁电能。

与此同时,京津冀“无煤一体化”也在不断成型。3月30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10月底前完成“禁煤区”建设任务,传输通道其他城市于10月底前,每个城市完成5万~10万户以气代煤或以电代煤工程。为此,张家口加大新能源外送能力,将建设世界首个±500千伏四端直流电网——柔性直流电网示范工程,计划在康保、张北、丰宁建设三个±500千伏送端柔性直流换流站,在北京建设一个±500千伏受端柔性直流换流站,并建设多能源互补交直流协调控系统,实现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柔性直流接入和输送。

可以说,“绿色冬奥”和“禁煤区”的诞生,引发了京津冀绿色供暖新革命,也造就了张家口这个崭新的京津冀新能源基地。

可以预见,五年后,当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办时,那时京津冀地区的天空会更清洁澄澈,当地百姓将实实在在享受到清洁供暖带来的好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