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超导核聚变中心明年底在肥开建 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7-03-08 10:160
       “核聚变能”因其清洁、高效、资源无限,被业内人士誉为“终极能源”。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七大平台之一,超导核聚变中心建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科学研究中心、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将于2018年底正式动工建设。
超导核聚变中心明年底在肥开建 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合肥的努力,不仅为中国核聚变工程实验堆建设奠定基础,该中心的落户还将为合肥乃至安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站在巨大的宝藏门前,寻找“通关密语”

核聚变能具有资源无限、清洁和安全等突出优点,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据测算:在最好的情况下,每升海水中的氘聚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而一个百万千瓦的核聚变电厂,每年只需要600公斤原料,但一个同样规模的火电厂,每年将需要210万吨燃料煤。

据悉,我国在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工程建设的同时,也提出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研究计划,《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提出了“适时启动高效安全聚变堆研究设施建设,加快聚变能走向实际应用进程”的战略部署。

有业内人士形容,对于“核聚变”的研究,就好比站在四十大盗宝藏洞口的阿里巴巴,只等待那一句“通关密语”就可以“豁然开朗”。

幸好,合肥正在努力找寻的路上。

为我国自主建立核聚变堆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聚变领域积累了雄厚基础,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根据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方案,将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优势力量,统筹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相关创新要素和优势资源,围绕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建设和运行开展聚变科学和工程研究、技术转移转化和国际合作,将该设施建设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主机研究设施,依托该设施开展聚变堆工程技术研究,突破关键系统技术。

到2023年,为聚变堆偏滤器材料、部件和强磁场超导磁体的设计制造提供研究验证平台,支撑相关基础、应用及国防等多领域的探索研究,提升我国在未来聚变能源和材料等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到2030年,为发展聚变堆部件技术和优化聚变堆设计提供支持,为我国基本具备自主建堆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将带动合肥乃至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合肥超导核聚变中心以“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为主体进行建设,将在合肥建立联合实验室,并将引领国内乃至国际聚变研究的发展。

除了开展聚变技术推广应用的研究平台建设,该项目建设的基础设施还可以做适当外延,可支撑低温、大规模超导、特种电源、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一些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如空间推进、核材料等)研究;将技术成熟且具有良好产业前景的微波、低温、超导、电源、遥操、特种焊接、低温等离子体等聚变相关技术进行产业孵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引领带动合肥乃至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