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达集团以电子制造业务闻名,是全球最大电源及元器件生产商,现在也是一家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目前集团的员工人数目前约在5万人以上,据台达集团-中达电通副董事长尹镟博介绍,随着智能制造的水平提升,5年后,台达集团一线工人数将大幅下降。
“相见恨晚”与“说不清”
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过程纷乱复杂。一方面,工业机器人正在逐渐替代传统产业工人,这个过程将漫长且不可逆转。另一方面,企业也在面临向智能化转型的过程。在较长一段时期,人工、自动化以及正在起步阶段的智能制造将共同存在于制造业中。而自动化与智能化并非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阶段,自动化是智能化的前提,但智能化却并不一定要等到自动化结束才能开始,而是可以在融合中共同发展。
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台达集团遇到了两类典型客户,其中一类是国内中大型企业。
这类企业有迈向工业4.0的能力,对自身发展有着很精确的方向。它们的工厂生产井然有序,每个工位的生产作业指导书不仅是纸质化,也是信息化的。
它们的智能仓库也已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企业收到供应商的出货时,货物上会附上传统二维码或RFID以供扫描。然后,货物通过AGV无人车运输,机械手臂进行存取,将货物放到设定的货架上,同时进行抽样。在抽样过程中,信息会传递到品质管理单位进行登记与流程追踪,抽样检查合格后,财务就会收到信息,然后告知供货商什么时候会付款。在仓库中,对货物进行先进先出式管理,并在保存期限即将截止前发出警告信息。
对这类客户,尹镟博用“相见恨晚”来形容,因为客户已经拥有导入智能制造的能力以及清楚的目标,台达只需针对对方的需求,做出解决方案即可。
但是,“相见恨晚”只是极少数。“90%的客户,或是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很清楚地提出要智能制造,却说不出具体要求。比如说,想要节省人力,却不知道要省掉哪些人力,也不知道怎么去省。”尹镟博说。
在这类客户中,有的不但距离智能制造还很远,甚至还没有达到精实生产要求的的合理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对这些客户,台达不会急着提供智能解决方案和进行生产线的智能化升级,而是介绍一些合作伙伴,如负责生产力改造、质量提升, 或是生产线标准化的配套厂商,针对这些中小企业的短板,先将生产线的合理化、标准化和自动化能力培养出来,然后再针对不同企业现状进行智能化升级。
生产线的合理化和自动化学问也很大。以为客户添加机械手臂为例,一些机械手臂加上机台至少人民币十万元,但以目前的机器人研发技术来看 , 差不多两年之后就会被新一代机器人所取代。台达会考虑机械手臂为客户实现的价值在哪里,需要用什么类型的,多久可以收回成本。
将不良品堵在生产线内
尹镟博发现,台达合作的智能设备、或智能制造的客户群,在过去几年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前(客户)是以成本来考量,产品价格低才好卖。但近几年,客户会更关注地问,设备的通讯速度怎么样,与别的机器的沟通能力如何。如果客户终端设备是老设备,他们会关注,新设备有没有办法和老设备沟通”。
设备了解生产情况,但它不会“说话”,而智能化的生产需要让设备会说话。因此,台达的智能化首先是通过研发系统,与设备进行沟通,将设备的信息都收集起来。然后通过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人工智慧、机器学习等科技,实现一台设备发现不合格产品后,将会分析和反馈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针对智能化,台达集团提出了SMART GREEN MANUFACTURE的理念。其中,SMART智能,就体现在对不良品的控制上。不同于一般对智能化的理解,尹镟博觉得,现在距离4.0还太远。“如何将不良品拦堵在生产线内,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反而是大部分企业面对的主要问题。” 而GREEN则意味着要节约能源、提升效率。
台达集团每年5%~6%的营收会被投入研发创新,三年前成立了台达研究院,并收购了羽冠科技等公司。羽冠科技具备领先的自动化软件开发能力,其在电器电子、光电面板、汽车及零组件、食品及饮料等领域积累了行业知识,这些可大幅减少台达自主开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时间和成本。
对于未来,尹镟博认为,目前全国每年新增10万只左右的机械手臂,依据先进工业国家制造业人机比例每万人配置100 只机械手臂的平均水平来看 , 现在只是智能制造的初级阶段,可能在2020年才有能赶超欧美,2050 年以前智能制造还是有相当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