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全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智能制造方向)现场交流会在眉山召开,来自21个市州的100余家企业和相关单位围绕智能化改造共商计策,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如何“搭车”智能制造改造升级成为热议焦点。
四川德恩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天现场参观点之一。走进德恩精工数字化工厂,“机器换人”的场景正在上演。50多台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熟练操作着从20公斤到200公斤级的设备,移动、加工、料仓等近乎“无所不能”。“以前这类车间运行,需要工人‘三班倒’才行。”该企业副总经理谢龙德表示,中小企业体量较小、标准化管理程度参差不一,要实现智能制造,应综合考虑成本、效益,“从小到大”做起。 例如,先从智能生产单元做起,逐渐拓展形成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乃至智能制造系统集成。
“对中小企业来说,实用便宜是最重要的。”谢龙德分享起自己的经验。在他看来,对原有老旧设备做自动化改造,再配合控制系统,形成智能生产单元,多个智能生产单元就组成了智能生产线。而通过改造老旧设备、集中原有生产工艺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我们改造一条生产线的成本约为100万元,如果全部买新的起码需要300万元。通过两年时间,我们已升级完成7条智能生产线。”
参会代表同时也指出,智能制造不是有几台工业机器人就行了,关键是从装备、物流、仓储、数控到信息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而对传统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人才与技术不足,也是制约智能化升级改造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成都工业学院在交流会上介绍了产教融合、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情况,四川省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则对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技术改造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要有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三个主攻方向,而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省已建和在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的制造企业达200余家,总投资超过110亿元,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饮料食品、家电等领域均已涌现出一批示范标杆企业。 按照规划,到2020年,全省力争建成数字化、智能化工厂(车间)1000家,打造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00个以上。
下一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试点示范和协调服务力度,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渠道、国际国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为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