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李泽湘:依靠第三种力量为高端智能制造建设全新生态系统

2018-06-04 15:300
       在5月10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获悉,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李泽湘透露,他刚刚做了一个决定:停薪留职两年!李泽湘教授要去做什么?他说:“高端装备的制造甚至是比芯片更头疼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件事情确实值得深入去做。”他说要尝试国企、民企以外的第三种方式——即产业界、资本界、政府,一块携手来做这件事情。”

李泽湘:依靠第三种力量为高端智能制造建设全新生态系统

大会主持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田苗教授代表所有疑惑又敬重的目光提问李教授:“要建立一个全新生态,基地,基金,供应链,还有人才培养,靠第三方崛起的力量,慢慢顶起智能制造这样一个重要平台需要多长时间?

李教授认真作答:“确确实实,这个过程从现在看很漫长。但40年过去了,我们一直做短平快的事情,挣快钱。如果在发展进程中我们始终能够保持结硬寨,打呆仗的作风,不急功近利,在芯片等方面我们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格局。所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来做这个事情,用十年的时间,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南湘北苗”精彩对话截录

十一年前,李泽湘教授资助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汪滔创立大疆。如今,成长了十一年的大疆无人机已经占据70%全球市场份额,汪滔也成为全球无人机行业第一位亿万富翁。面对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让我们来看看泽湘教授对今后的思考和布局吧。

几年前,李泽湘教授曾经有一个呼吁,希望做工业机器人的朋友们不要到汽车行业里去跟四大家族死磕。他认为机会应该在3C产业,这是那些巨头们还没有涉足的行业。

此刻,身着一件白衬衫的泽湘教授站在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主旨报告的讲台上说,现在中国许多企业在3C产业已经取得了不小进步,有些甚至是突破性的。当然做机器人,是做硬件,比做纯软件或者做个商业模式一类的创新要艰难十倍,甚至上百倍。

要让更多年轻的团队在磕磕碰碰之后还能够走出去,需要打造一个生态系统。

李教授说:我刚刚跟学校申请了两年停薪留职,这是我过去20多年来第一次这么做,因为我觉得这件事情确实值得深入去做,希望产业界,资本界,政府,能够携起手来做这件事。

如果我们能想办法保持比美国高四个点的增长率,应该在10年后,就是我们说的那个“交叉点”——中美数字经济的交叉点!

李择湘教授认为,40年来,中国制造业从产品到数量和规模都已经提高了。但是,今后十年,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提高质量上了。

为什么质量这么重要?李教授在会议的大屏上给大家看了一张照片:东莞虎门海战博物馆里,有个鸦片战争时清军与英军大炮的对比图,从精度、射程上,从制造大炮的工艺流程和他所使用的装备上看,双方实力一目了然,战争的结局已经摆在那儿了。

李泽湘教授又用了一组数据:中国现在的GDP是11.2万亿美元,美国是18.57亿美元,我们现在的制造业占整个GDP比例30%。如果我们能想办法保持比美国四个点的增长率,应该在10年后,就是我们说的那个“交叉点”——中美数字经济的交叉点!

李泽湘:依靠第三种力量为高端智能制造建设全新生态系统

在中国的GDP中,关键装备,尤其是智能化,工业4.0,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即使是制造业增加值的20%也是1.2万亿美元的增加值。其中高端部分至少是30%。即增加值2.4万亿人民币。其中高端的核心零部件、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高端机床,测试,制造设备更是有着十分巨大的机会。另外就是终端产品,智能终端应该是终端产品里最关键的部分,李泽湘教授认为:“这个领域的增加值,我认为至少是10万亿人民币的规模。”

是的,泽湘教授痛心地说:“这些年,在一些核心零部件上我国已经有所突破,但总的来讲,现在大量的电机等高端产品还要靠进口。而且是很多工业的消费品、尤其是高端的消费品。”

我们需要寻找第三种力量,希望在这方面突破,这第三种力量在哪里?怎么去寻找,怎么来帮助他们走出去,这是我这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

机床市场,美国,日本、德国加起来,也没中国的市场大。过去30年,我们确实错过了很好的机会,今天我们在高端市场还是很尴尬,国企不行!我们原来的十八罗汉,现在几乎都崩溃了。民企也没有冲上去,他们碰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天花板。李泽湘教授说:“我们需要寻找第三种力量,希望在这方面突破,这第三种力量在哪里?怎么去寻找,怎么来帮助他们走出去,这是我这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

工业机器人,从去年的规模看,按照每一万台工业机器人数量跟韩国比,我们至少还有十倍的空间。我认为年产量或者是每年的消费量到一百万台是没问题的。从几年来的市场走势充分映证了我们关于市场发展的预判是正确的。

谈及芯片,李择湘教授认为,芯片问题不只是材料、设计问题,很重要的是设备问题。由于智能控制,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得未来制造业的运行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在封装设备,测试设备方面,我们有着巨大的机会”。例如激光加工设备、3D打印设备等等,像今天这种富士康式的集中生产模式,会出现大的变局,分布式,从客户到生产,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模式的变革会很快到来。

关于智能终端,李教授说:“我们知道芯片的发展推动了四次大的科技革命。前面三次都是由西方主导,计算机、互联网,还有移动终端。那么这三次革命之后,第四次革命巨大的市场在哪里?”

李泽湘教授指出,毫无疑问,第四次革命巨大的市场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广义的机器人,包括无人机,包括工业机器人,包括家庭的和智能汽车,而这一次革命与前三次不同。前三次革命,一款产品可以包打天下,可以生产千万、亿、十亿的数量。今后不会再有上亿单量的产品。而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最多千万级别。而且它的价值、功能性也与过去不同。

进入新的芯片市场,一定要清楚未来系统级别的应用是何种形式,是否能与你的终端客户互相对接。过去我们的芯片产业为什么这么被动?因为前三次应用市场不是由我们主导的,别人已经把芯片产业发展起来,我们的芯片公司进入后只能山寨别人的。

靠山寨是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芯片公司。但是如果能抓住第四次革命的终端产品,我们有可能培育出全新的世界级芯片产业。

这是我们未来的机遇,芯片,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装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更重要的是这些领域的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机会,智能终端,交通物流,农业环保,智能体育,家庭服务等等。

十年后如果再回望,也许很多产品今天都没有出现过,甚至连想象都没有过。10年前说无人机,还只是实验室中的一个概念,但今天它们已经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泽湘教授通过PPT在 大屏上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一些尚在研究创意阶段的项目:被称为水上特斯拉的交通工具、高速路上的无人驾驶,以及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环保的农业种植等等科幻级别的项目后说,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它们也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机会永远在那里。”

怎样才能打造一个生态系统,使得我们能够把握住机会?

我们更需要有梦想,能动手、敢折腾,甚至瞎折腾都没有关系的年轻人。很遗憾,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为这样的年轻人提供空间,为他们在创业,在高度竞争性的产业中铺路。

“关键还是人的问题”。李泽湘教授指出:一切要从人才培养开始。过去20多年,我们培养的学生只要考试好、听话、能写论文,就是好学生。这种学生我们需要,但我们更需要有梦想,能动手、敢折腾,甚至瞎折腾都没有关系的年轻人。很遗憾,我们的教育体系没有为这样的年轻人提供空间,为他们在创业,在高度竞争性的产业中铺路。

李教授继续说:我曾有幸教过一门课,一门以机器人比赛为教学内容的课,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把想法变成样品,通过追求极致一步一步闯出去的能力。实际上这就是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所要做的。近三年,我们在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投入了很大精力创办机器人学院,希望找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道路。只有这条路走通了我们才能够抓住新的一波产业革命,才能不断打造出知名的、世界级的品牌。

李教授说,很幸运,我们靠在深圳,靠在珠三角大湾区,这里面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以前这个制造体系是为西方的品牌服务的,今天它为中国的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舞台。这个舞台优势巨大,与硅谷硬件创业者相比,将一个想法变成一台样机,再变成小批量,大批量生产出来的速度,至少是硅谷的5-10倍。是硅谷成本的1/10。所以我说中国未来优势巨大。这是我们手中的底牌,是中国的未来,不管怎样的贸易争端,最有力的牌在你手中,这是炸弹。

能不能将这些成功团队走过的路、跨过的坑总结出经验,为更多的年轻人铺平创业道路,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平台?

李泽湘教授说:我们利用生态链成功打造了一批科技公司,能不能将这些团队走过的路、跨过的坑总结出经验,为更多的年轻人铺平创业道路,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平台?

他指出,在中国有很多的资本和基金,多是想挣快钱的。资本和基金们看不懂年轻的科技创业团队,也没有培育这些团队的耐心。李教授说,在东莞市政府支持下,松山湖有了一个机器人的产业基地,它是一个孵化平台。团队从香港,从内地,从国外各个地方而来,我们为他们提供技术、供应链的支持,还有培训,为他们提供一些天使基金。

所以需要政府和一些有心的资本来帮助年轻人创业做事。帮助他们从一个人,两个人,一个小团队,一步步成长起来。这个过程非常艰难,创业成功率原本就低,硬件创业成功率更低,年轻的大学生创业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生态系统来帮助他们跨过万水千山。因此我们梳理了创业所必须要经过的历程,从想法到样机,从小批量到大批量,要快速迭代。这个迭代要经历几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的蜕变,大部分企业都会死在还没有到达彼岸的过程中。如何跨越过去?一定需要一个集“导师指导,人才输送,技术支持,以及供应链资源、资金等等”的系统支撑平台,没有这样一个平台,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就很难成长起来。

李泽湘教授举了一个例子:“我遇见几个从硅谷到深圳来打样的创业团队,我对他们实话实说:你们肯定死定了。”因为即使做个模具,不试十家如何找到一家是正确的?试错的过程就已经使创业者失去了几个月甚至是更多月的时间。他说,从固高和大疆开始,我们梳理了几百家供应链公司,年轻团队进入到这个系统后,经过培训,可以与这些供应链公司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来。

这里有个机器人梦工场,师哥师姐可以帮助师弟师妹进行拉帮带。

泽湘教授认为,高端装备的制造甚至是比芯片更头疼的一件事情。从事高端制造不仅要有扎实基础,还要有敢想敢闯的年轻人,而且你还需要有优秀的技工体系,高标准稳定的环境,精密加工的设备,还要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他说,我们要达到瑞士、德国那样的工作环境,还要面对巨大的挑战。用什么方式打造,需要认真思考。谈到技工培训,他说国内大量的工厂,技工培训一个星期就上工了,在西方没有三年的培训是根本不让你进入工作环节的。所以我们在松山湖精心设计打造了一个能做精密加工的整体环境,这儿有学校,有孵化器,有中试车间,有各种完善的设施,我们称它是“机器人梦工厂”,年轻人只要有想法,就能做出一个品牌来。这个生态包括终端产品、设备、核心部件、芯片,不仅有产业环节,还有人才,还有创业孵化体系,有硬件设施,还有创业基金。它是认真思考后设立起的一个系统。它本身要经过大量的试错和迭代。

李教授指出,那种分散的,撒豆子似的投资或者形式很难对智能制造有成效,必须通过系统基地的建设将制造业产业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延伸出去,从人才,创业辅导,融资,政策与政策资源系统做起,帮助小公司打造品牌,疏通渠道,做到拉帮带。前面成功的师兄师姐帮助还在后面苦苦挣扎的师弟和师妹 。

从概率上讲,硬件创业在任何环境下都是非常突出和独特的。李泽湘教授透露,因为孵化大疆,他们为机器人的发展培育了一批芯片公司。“这是我们最大的竞争优势。” 李泽湘教授总结说,就是从人才、基地、基金、芯片、部件、装备和终端产品,这里已经构成了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而且这个系统是可以延伸拓展到更多地方,普惠更多创业团队的。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