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瑞海吴宁海:行业+AI 发现电力领域新蓝海

2018-05-04 10:460

如今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很多,其多数的模式是技术专家主导。即尽力打造最优秀的技术团队,注重研究最基础的算法和架构。对于这些公司来说,应用场景的落地是一个缓慢而且慎重的过程。

但是,未来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技术专家主导型公司可能会受到冲击。而在某个应用领域已经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再转向与高新技术结合,能够更加高效的出成果。这种“行业+AI”的形式,可能是未来更多公司的趋向。而瑞海科技已经走在了“行业+AI”的道路上。

“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就是机会”

吴宁海大学毕业后在计算机行业工作近十年,之后投身电力系统,一干又是十几年,在行业里爬摸滚打,积累了许多经验。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电网沟道等基础设施是2000年左右建造的,建造时并没有预料到十几年后的今天用电量需求如此之大。因此,很多繁华地带的电网沟道建设都是低标准的、简易的。电缆布置也比较凌乱,导致沟道里容余不够。加上城市每年积了很多雨水,大量电缆泡在里面,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2015年,湖北武汉一小区电缆井起火,造成7死12伤的惨剧。”吴宁海说道。

瑞海吴宁海:行业+AI 发现电力领域新蓝海

图| 瑞海科技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吴宁海

可以看到,电缆通道的安全是一个国家刚需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个安全和工程复杂性,很少有公司接这种活。

2013年,咸阳供电公司有一个全国试点的项目,要对咸阳市的电缆沟道进行就地拆建。这条全长7公里的沟道,覆盖了咸阳市大半个城市的用电,政府和重要企业的用电电缆都在这条沟道里。积水淤泥严重还需要带电改建,这两个要求难住了很多公司。

吴宁海觉得这是个促进公司发展的好机会。可是,当时公司的合伙人并不想做这么危险且复杂的事情。因此,吴宁海决定自己成立一个公司,并接收这个项目。对于他来说,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恰恰就是机会。

2013年,吴宁海正式成立了瑞海公司,带着5个原公司老员工,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接下了这个项目。

“没有技术壁垒的经验是没有优势的”

拿到这块“烫手的山芋”后,瑞海先按照普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施工。但刚挖了200多米,就已经出现横穿78处的管线,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项目不得不停工。为了了解各种管道的布置和拆修条件,吴宁海聘请到各个行业的工程师13人,涉及电力、通讯、热力、天然气等各个领域。团队根据工程师们的专业知识和建议,重新组建了施工方案。三个月后,不仅很好的处理了上述问题,瑞海还通过这一项目,积累了很多老城区带电管廊改造的整个工艺流程的新经验、学到了很多应急新方案。

这个项目,让瑞海这个刚成立的公司在行业内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而这个项目也成为了全国经典的试点案例。随后,国家电网公司主动找到瑞海寻求合作。吴宁海说:“当时觉得很有希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光西安市就有上千公里,全国算下来有几十万公里电力沟道要改造。”

然而,没过多久,国网找到吴宁海商议,要瑞海公司将整个施工建设经验整理上报出来。但对于瑞海来说,单纯上报施工经验太容易被模仿,这样积累的经验优势就会失去。计算机出身的他,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急需要为其经验打造技术壁垒。但是,如何打造技术壁垒呢?

瑞海吴宁海:行业+AI 发现电力领域新蓝海

图| 瑞海科技核心产品系统

天上掉下了“杨博士”

吴宁海为了寻找技术壁垒,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及西北大学的学者进行了沟通,但是都无功而返。而机遇却在吴宁海去美国探亲出现了。

探亲期间,吴宁海通过华人教会结识了美国弗罗里达州一位华人计算机教授SuShing Chen。陈教授听了吴宁海的工作和遇到的困难,很感兴趣,并告诉他可以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技术壁垒,同时提出考察瑞海的项目,如果合适帮助其推荐最顶尖的科学家,提供最好的技术。

2015年4月,陈教授考察瑞海后坚定了要帮助其建立技术壁垒的决心。并向其推荐了一位年轻的华人计算机研究者杨博士。其曾获得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并在人工智能医学图像领域的应用有出色的成就。杨林博士不仅为瑞海提供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技术壁垒。还帮其引进了一个先进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

人工智能与电力工程的结合,这是一个蓝海领域。整个工程领域关于此种结合的学术论文和专利几乎是空白。因此研发突破点也很多,留给瑞海整个新团队施展的空间也很多。在杨林带领的技术团队的支持下,瑞海科技实现了电力工程领域人工智能零突破。

杨林的加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瑞海科技得到了中科创星的关注。中科创星肯定了瑞海科技的科技工程项目,不仅给与了其天使轮投资,还帮助瑞海规范研发体系和管理体系,确认发展路线、规划财务、让公司运作更加科学合理。

行业+AI:从应用端到技术端的逆行

由于瑞海科技是由传统电力工程行业到AI与电力的转型,这个过程为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应用场景是现成的,需求是现成的,关键就是用技术帮助场景解决问题。

这一新思路吸引到各地电网的人来瑞海参观、寻求合作。“他们对我们的设备很好奇,都在询问我们的系统是做什么用的,能满足什么功能,能不能帮助他们解决更为棘手的问题。就这样,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也知道了行业真正的需求。”

瑞海吴宁海:行业+AI 发现电力领域新蓝海

图| AI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管控系统

针对这些需求,瑞海团队先与国家电网合作,设计制造了带电作业车智能管控机器人。尽管这个项目市场很小,全国只有上万台列装。但是这个产品可以迅速交付,并且可以借助与国网合作案例做一个很好的产品宣传。

之后,瑞海对已知的行业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投入研发了三款海量级市场的产品:管廊智能运行系统、AI无人值守变电站智能管控系统以及电力防外破系统。除此之外,他们还建造了一个大的架构雏形:前端智能柱-中端机器人-后端数据平台。整个系统以拓扑结构和系统结构为基础,产品分布于系统结构中。

以电力防外破系统为例,在输电线路被干扰和破损引起电力故障甚至安全隐患时,目前国家电网的处理方式是借用无人机巡逻,对电缆进行监测。但是无人机不能够达到对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测,当某段电缆出现问题时,它可能刚飞过出事地段,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

而瑞海的防外破三级系统,分为视频采集、数据处理和决策反馈三个步骤。在输电线路每隔400米的铁塔放置一处监控点,通过摄像头采集视频,视频及时传输给现场机器人。现场机器人通过深度学习,甄别数据,如果发现人、鸟的干扰,会直接进行语音驱离、语音报警等操作。如果是出现了故障,则会将事故截屏和处理建议发到总部系统平台。此反馈处理过程能够控制在0.8-1.5s内,满足24小时“实时”监控要求。

瑞海的整个系统平台用到了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传输技术,研发团队分为两组。一组由杨林博士带领,专攻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算法等人工智能等基础技术;另一组负责工业级监控、大数据处理以及物联网和传感器部分。

瑞海吴宁海:行业+AI 发现电力领域新蓝海

图| 综合管廊智能运行系统

“由于这种需求推动下的产品,针对性强和时间周期控制性强。我们可以根据产品制造的速度,有针对性的把握时间应用点,以防止出现资金大规模投入却无明确产出而资金断裂的情况。”目前,瑞海正在寻求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人才培养、三省分支机构建设、护城河保护,以及专利池建设。

结语:

目前电力行业中用AI技术结合工程建设,生产产品解决行业需求的公司寥寥无几。因为电力行业高度集中、高度垄断的特性让外行人很难进入。而如果对这个行业有丰富了解,有长年从业经验,其在市场开辟、合作谈判上会有优势。

对于“行业+AI”模式,行业从业者不仅对这个行业的痛点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需求反馈到产品上。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为行业服务。正如吴宁海所说:“我们结合行业拿到的都是一线电力生产人员的刚需,可时效的解决他们的痛点,迅速发展布局应用。毕竟,实战应用是我们的重要准则。”

无论是技术主导型的科技企业,还是行业+AI模式的企业,最终都要产品落地服务具体场景,都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