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能源发展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能实现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实现国家电网的承诺。当下,我们要花大力气解决好清洁能源发展中的弃风、弃光、弃水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董事长舒印彪最近多次在小组讨论和公开发言中表示,要通过“再电气化”,向清洁能源“三弃”顽疾开战。
从2005年国家电网第一次入围“世界500强”排名第46位,到如今排名跃升世界第二,舒印彪掌舵下的国家电网,正试图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在能源转型上树立标杆。截至去年年底的数据显示,国家电网清洁能源并网装机突破4.9亿千瓦,是全球清洁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
近日,舒印彪在政协小组讨论会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围绕“再电气化”战略,详解清洁能源的发展状况与国家电网的转型之道。
证券时报记者:您如何评价我国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现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
舒印彪: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引领了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是清洁能源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总量最大的国家。
首先我们目标很清晰,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要超过火电的装机容量,达到55%以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到2030年碳排放要达到峰值,包括应对巴黎气候变化协定的承诺。我们政策的激励也是持久和恰当的。
在规模与速度上,中国现在是可再生能源规模最大的国家,目前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达到了6.5亿千瓦,占整个系统发电装机容量的36.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6.4%。其中光伏、风电连续五年增长27%,速度和规模可观。
最令人欣慰的是在技术与产业上的发展。不仅在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里占得一席之地,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甚至领先的水平。比如说,风电能够实现全产业链自主研发,光伏发电已经掌握核心技术,过去逆变器完全靠进口,现在不仅能够自主化,还可以走出去,布局海外。
证券时报记者:那您能否介绍一下,国家电网在推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做了哪些事情?
舒印彪:我国的能源发展模式跟西方不一样,近年来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突破。
一是在清洁能源发展规模方面,依托“大电网”发展清洁能源。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4亿、1.6亿、1.3亿千瓦,国家电网清洁能源并网装机容量突破4.9亿千瓦,是全球清洁能源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
二是在清洁能源大规模利用方面,攻克了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控制和消纳等核心技术。去年6月在青海实现连续7天以可再生能源满足全省电力,运行难度、持续时间等指标均超过了国外的实践,创造了100%清洁能源供电新纪录。在河北,我们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集风光储输为一体的示范工程。
三是在特高压输电方面,国家电网全面掌握了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输电技术,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22项,累计送电超过9000亿千瓦时,大量清洁能源通过特高压电网,从西部北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部地区。在海外,巴西美丽山水站项目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特高压+清洁能源”在拉丁美洲的示范工程,把巴西北部亚马逊河的水电送到2000公里外的东南地区,满足2200万人口的供电需求。
我认为,要有核心技术优势,并把技术优势打造成标准优势。近年来重点加强了特高压、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发起立项和编制国际标准51项,主导编制的新能源接入等国际标准是全球相关工程建设的重要规范;我本人自2013年起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主席,直接领导IEC市场战略局的工作。
证券时报记者:您谈到了清洁能源领域相关国际标准,那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海外布局情况如何?
舒印彪:我们预计到2025年全球仅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将超过2.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小。中国现在有大量的光伏、风电装备出口到国外,在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中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性价比也较高。如果进一步结合国际标准来发展,竞争力就更强了。
具体到国家电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需求旺盛,人均电力装机与用电量水平都比较低。我认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活跃的领域。国家电网的技术、装备、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上竞争力很强。全世界还有10亿人口没有用上电,大家要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加快推动全球能源清洁转型,实现电力扶贫和互利共赢。
证券时报记者:很多清洁能源有间歇性、不稳定性的特点,目前弃水、弃风、弃光的“三弃”顽疾的攻关情况如何?
舒印彪:“三弃”问题是一个很不合理的现象。在发电侧,通过清洁能源发了电;在用电侧,电要能够替代煤提供动力,汽车要用电替代汽油。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只发不用,最后就会弃掉,所以中国也要提高终端能源消费水平。
我们的发展速度太快,清洁能源的消纳在中国是个挑战。我们是大的基地和分布式电源并举,走的是“发展大基地,依托大电网,融入大市场”的道路。西部有些很多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和光伏基地,在西南主要大型的水电基地都可以顺利的开发。当地用不完,就要输送到东部去,要形成一个全国来消纳清洁能源的格局,所以我们就要发展特高压。此外,我们研发了智能电网,在一些友好型风电场使用最先进的输电技术。
经过积极探索与各方共同努力,2017年已经实现了风电、太阳能发电弃电量、弃电率的“双下降”。我想再经过一年,弃风弃光率要从两位数下降到一位数。
证券时报记者:那您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要如何攻克清洁能源的“三弃”问题?
舒印彪:确保清洁能源“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国家电网公司有这个担当,但也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一,在政府层面进行统筹规划,把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大电网和市场需求统一衔接起来。加强统一规划和政策引导,推行绿证、可再生能源配额等制度。
第二是在企业层面,加快“大电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消纳需要一个大电网平台,因此要加快启动一批跨省跨区特高压输电工程,提高西电东送能力。加强电网互联互通,扩大联网规模。同时,加强火电调峰改造和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开展大容量储能等技术攻关,提高系统平衡调节能力。
第三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在讨论研究的时候,发现至少有20%的“三弃”来源于市场壁垒。因此,要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打破省间壁垒,推动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内消纳。
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在终端能源中电力消费的水平,推进“再电气化”。目前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21%,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社会层面大力提倡和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电气化水平。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两会上您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实施再电气化战略,您能进一步为我们解读“再电气化”的意义吗?
舒印彪:再电气化从能源生产环节看,体现为越来越多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通过转换成电力得到开发利用;从终端消费环节看,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如电气化交通的大规模发展。
随着电驱动、电加热、电取暖等设施的应用,民用、工业、商业、建筑、运输等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力度将越来越大。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再电气化的过程。
通过实施清洁供暖、建设港口岸电等措施,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推广以电代煤、以电代油项目10万余个,完成替代电量3600亿千瓦时。比如说,北京一个家庭,一个采暖季需要烧三四吨煤。改成电采暖后,一个冬季用4000度电,折算后大约相当于两吨煤,节约能源消耗50%左右,既提高能效减少了污染,又节省了费用,也方便了群众。
证券时报记者:那需要如何适应和引领“再电气化”?
舒印彪:未来的美好社会,必将是高度电气化的社会。为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提升我国清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坚持以电力为中心、以电网为平台、以提高电气化水平为目标。
具体地说,要强化统一规划,统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统筹做好清洁能源开发、输送和需求之间的衔接,统筹推进市场机制建设、网络平台建设、调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尤其要着眼发挥电网的能源转换枢纽和基础平台作用,加快完善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打造广域泛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提高优化配置能源资源能力,为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消纳和电力替代其它终端能源提供有力支撑。预计2030年,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将达到55%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提高到30%左右。
在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年中工作会上,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提出,能源转型是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其根本任务是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根本途径是再电气化。
从生产环节看,再电气化体现为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从消费环节看,再电气化体现为电能对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
再电气化是升级版的电气化,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是数量和质量上的飞跃。再电气化强调转化为电能的生产资料是清洁的、零排放的,更广泛、更深入地被人们利用。
种种迹象表明,在我国,能源转型正在驶入快车道,再电气化势在必行:
在国内,一方面,煤炭消费量持续下降。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6年退出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今年还将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另一方面,新能源装机增长迅猛。2000年~2016年,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年均增长46%和62%,大大高于全球平均增速。这说明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趋势正在不断深入。
在国际上,世界能源正加速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而中国已成为引领者。国际能源巨头BP集团最新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从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趋势看,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从生产环节看,实现再电气化,基础就是大电网。
研究表明,90%以上的清洁能源必须转化为电才能得以应用。因此,电是清洁能源的最终利用形式,也是效率最高的利用形式。实现再电气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互联互通,建设大电网,形成大市场。
有了大电网,大市场怎么建?需要设计精准的政策和市场机制,实现有效引导和激励。
在我国,自201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相关改革配套文件下发后,作为非营利机构,各省电力交易中心相继迅速成立,市场化交易运营成效显著。
再电气化需要用户深度参与系统调节,欧美一些国家对此有丰富的经验。
例如,德国充分发挥电价响应和引导功能,运用电价机制鼓励用户进行错峰用电。在用电价格较低的时段,用户主动启动电锅炉或热泵设备用于风电供暖,给电动汽车充电,充分发挥了用户在电力市场中的调节作用。
电网是能源转型的中间环节,用户深度参与系统调节需要强大的电网技术做支撑,这是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也是再电气化的有效手段。
从全球来看,各国普遍加大电网改造升级力度,以适应能源转型的需要,如欧盟计划到2030年将跨国输电能力提高一倍。
可以预见,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将成为支撑能源转型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我国需加快重大技术组合式突破,如大规模储能和电网友好型风电场技术等,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加快再电气化的步伐。
未来,实施再电气化,人人都是清洁能源的使用者,人人也都可以成为清洁能源提供者。
近期从消费环节上的电能替代着眼,向广大网友介绍了再电气化改善日常生活的一个案例。
8月1日,四川成都出台的一项措施中明确规定:“成都将强力推进电能替代,进一步放宽直购电交易、富余电能政策范围,力争年底市域范围内火锅店、烧烤摊全部使用电力能源,全面实现‘以电代气’和‘以电代煤’,电能替代约13亿度/年,可降低电费约3亿元。”
为了助推政策落地,未来,成都市合法经营的火锅店、烧烤店都将采用电力能源,并享受相关电价补贴。目前,成都市商务委正在牵头对市域内碳烧烤、火锅店进行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力争年底市域范围内火锅店、烧烤摊全部使用电力能源,全面实现“以电代气”和“以电代煤”。
成都市民明年再吃火锅、烤鱼、烤串,都会是用电作为能源烤煮的。这将产生什么效益呢?
以电火锅为例,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2016年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成都市共有餐饮服务单位4.1万家,其中城区火锅店接近1.4万家。目前,已有超过5000家火锅店灶具实现“以电代气”,占成都火锅店总数的4成左右,替代电量超过2000万度。2016年,全川电厨炊替代电量达到3635万度,还有9000余家火锅店待改造,数万家餐饮门店有改造潜力。如果将这些炭火锅全部改造为电火锅,不仅节能,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餐饮的安全洁净环境,对于成都市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有重大推动作用。